[ jiàng,xiáng ]
读音:jiàng,xiáng
拼音:jiang,xiang
简繁:降
五笔:BTAH
五行:暂无
部外:暂无
五笔:BTAH
笔画:9画
吉凶:吉
仓颉:NLHEQ
结构:左右
郑码:YRMB
四角:77254
区位:2921
统一码:964D
异体字:䧏,夅,?,?,?,降
英汉互译:descend,fall,drop,lower,down
笔顺: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、横、撇折、竖
笔顺演示王由三横一竖构成,三横代表天、地、人,一竖贯通天、地、人,这就是天、地、人都要归“王”管的不二哲学。上古时期夏、商、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“王”。“王”作为姓氏即来源于“王”这个至尊之位;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。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746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无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446 |
1995年 | 482 | 1987年 | 395 | 1982年 | 无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无 |
内容来源于:www.xingzuoyun.cc
降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
降姓降姓起源一
源于姬姓,出自颛顼帝高阳氏之子尨降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高阳氏,又称颛顼或帝颛顼,是继黄帝以后又一个杰出首领,传统的记载说他是华夏族人的祖先。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、国学大师郭沫若在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一书中,曾对高阳氏的出生地空桑山和墓葬地帝匠作了详细考证,认为空桑山在山东曲阜附近,帝匠在河南濮阳,因出生地、葬地均在东方,故为东夷族。在古籍《五德志》、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中记载:“高阳氏之世有才子八人,苍舒、隤凯、捣戭、大临、尨降、庭坚、仲容、叔达,天下之人谓之八凯。”尨降的后裔以先祖名字为姓氏,称尨降氏,后分衍为尨氏、降氏两支,实为同宗同源,史称降氏正宗。
“降”,其字在在典籍《礼记·丧服小记》中有注:“‘不以贰降’,降,一本作‘隆’。”史学太公司马迁在史籍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中记载:“业隆于襁褓”,汉书“隆”作“降”,著名的南宋朝史学家、目录学家郑樵注解:“隆,读如‘厖降’之‘降’。”著名明朝学者王铎也注按:“降,读为‘隆’。”即读音作lóng(ㄌㄨㄥˊ)。
降姓降姓起源二
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子民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周成王封唐叔姬虞于唐,其子为晋侯。在周夷王姬燮继位后,晋侯迁国于晋水流域,改国号为晋,建都于晋水之阳安邑闻喜一带,其地土著人称之为“隆”。在春秋时期的古晋国,“隆”与“降”二字通假,因此又称降城。本书要提请注意的是,秦始皇在宰相李斯的建议下于秦始皇九年(公元前213年)大举焚毁六国书籍、以及在秦始皇十年(公元前212年)一举坑杀四百六十余名术士的事件,史称“焚书坑儒”,即在古降城(隆邑),并非今山西绛县。这在著名东汉学者王符所编著的《潜夫论·志氏姓》中有详细记载。
晋国后来彻底亡于韩、赵、魏“三家分晋”。其时就有降城国人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,称降氏,世代相传至今,读音作lóng(ㄌㄨㄥˊ)。
降姓降姓起源三
源于朝鲜族,出自朝鲜半岛古高丽王朝王建后裔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公元前后,斯卢部落以金城为中心,联合六部组成部落联盟。从公元四世纪中叶起,王位由金姓世袭,王权逐渐得到加强。到公元四世纪末,新罗国经常受倭军侵扰。晋安帝司马德宗元兴元年(公元402年),高句丽国出兵驱逐了倭军,将新罗国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。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(公元505年),新罗国仿汉制实行州、郡、县制。到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元年(公元520年),新罗国颁布律令,始定有尊卑差别的百官服色,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,进一步完善国家体制。
北魏孝武帝元修太昌元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二年(公元532~562年),新罗国先后统一弁韩人加耶部落,完全占有洛东江流域。为与高句丽国争雄,新罗国与百济国结盟,于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十七年(公元551年)占领汉江上游地区,西魏废帝元钦二年(公元553年)又攻占百济国的汉江下游地区,后乘势沿东海岸北上,将其势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镜南道的利原地方。新罗国的扩张招致高句丽、百济二国的不断进攻。到唐朝时期,新罗国处境危急,吁请唐王朝出兵干预,唐高宗李治发大军至朝鲜半岛,在新罗国的配合下,于唐显庆五年(公元660年)灭了百济国,再于唐总章元年(公元668年)灭了高句丽国,新罗国借此统一了大同江以南地区。从公元四世纪末起,新罗先后与中国的前秦、南齐、梁、北齐、陈、隋、唐通交,大力吸收中国文化。使用汉字并创造了用汉字标音的吏读文。
唐永淳元年(公元682年),新罗国设立国学,读《论语》、《礼记》等书,包括当时僧侣在内的新罗留唐学生很多,其中学有所成者不少。唐朝晚期即新罗国末期,新罗王族之间因争夺王位,引起国内战乱频繁,民不堪命,纷纷起义。唐昭宗李晔乾宁三年(公元896年),新罗赤裤军曾攻打到王都西部,当时新罗王族弓裔、军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义军之中。唐光化三年(公元900年),甄萱在完山州(今韩国全州)建后百济国。唐天复元年(公元901年),弓裔在松岳(今韩国开城)建立了后高句丽,形成了后三国分立的局面。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四年(公元918年),弓裔部将王建取代弓裔,创建了高丽王朝。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二年(公元935年),王建灭新罗国,到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元年(公元936年)又灭后百济国,高丽王朝遂统一朝鲜半岛。
王建有后裔以“天降斯人而承天下”为得,取姓氏为天降氏(천강성),明末清初有迁入中国东北地区、内蒙古地区者,按汉族习惯,将其姓氏省文简化为汉字单姓降氏(강성),读音作jiàng(ㄐㄧㄤˋ)。
降姓降姓起源四
源于壮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壮族降氏,祖先原为汉族,明朝初期跟随沐国公沐英元帅平定西南,最后留守在西南边疆,后迁驻广西地区,和当地的壮族同胞通婚,逐渐演变为壮族,把将降氏带入壮族,世代相传至今。
降姓降姓起源五
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满族降氏,是史籍《清朝通典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编外的姓氏,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。后金初年,清太祖佟·努尔哈赤四处征伐,统一在中国东北、西北地区的各民族部落,凡在战争中俘获之后投降者,便随意强行赐予姓氏称呼,降氏即为其中之一,满语为Giyang Hala,汉译读音为jiàng(ㄐㄧㄤˋ)。
由于地位低下,降氏族人或为包衣(家奴),或为兵勇炮灰、或为杂役,因此不入满清姓氏典籍。
降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,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,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零四十八位,以汝州为郡望。
今山西省的汾阳市、太原市、洪洞县、忻州市f繁峙县、偏关、介休市,河北省的石家庄市、邢台市宁晋县、怀安市,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、满洲里市,河南省的平顶山市汝州市,北京市,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防城港市上思县、黑龙江省的绥化市望奎县和密山市及双鸭山市宝清县,台湾省,以及朝鲜、韩国、日本、新加坡等地,均有降氏族人分布。
汝州:商王朝时期为古霍国之地,周武王带大军打败商纣后,挥师包围霍都。霍侯开城投降,周武王封霍侯的儿子为新的霍侯。霍在整个西周相对平安,经济得以长足发展。周平王迁都洛阳后,汝州的战略地位显得十分重要,就将霍地封给自己的儿子姬唐,改霍为梁,迁霍后人至杨楼一带,建小霍城安置,为梁小邑。春秋时梁国西南曼氏国兴起,一度将梁和霍纳入自己的版图。曼氏国后被楚国所灭,汝州成为楚的北部边地。再后郑国打败楚国,把汝州地纳入郑国的版土。战国时期,梁城位于洛阳东南户的战略地位被军事家们所看重,梁地区成为诸侯争夺的中心地带,韩国灭郑国后,梁地归韩国管辖,改梁为南梁,以区别开封的大梁和山西的西梁。这时南梁附近出现了注人城(庙下东一带)阳人城(梁古城)郸狐聚(临汝镇一带)赫人聚(杨楼石台村一带)等几个大的城池。汝州为梁姓的起源地之一。秦王赢政二十六年(庚辰,公元前221年)秦始皇统一中国,实行郡县制管理。在汝州西部置梁县,归三川郡管辖,东部置郏县和阳城县,归颍川郡管辖。汉朝承袭秦制,汝州西部仍为梁县,汉高祖元年(乙未,公元前206年)将三川郡改为河南郡,梁县归属河南郡。西汉元鼎四年(戊辰,公元前113年)在尚庄乡榆庙村一带置承休国,安置周的后人姬嘉。西汉元鼎五年(己巳,公元前112年)在小屯一带置成安国。东汉时期改河南郡为河南尹,梁县属河南尹。三国时期仍为梁县,为魏国的司州河南尹管辖。东南部的小屯一带归豫州的颍川郡管理辖。西晋咸宁六年(庚子,公元280年)司马炎在洛阳称帝,历史进入西晋,将河南尹分为河南郡和荥阳郡,汝州仍为梁县,归河南郡管辖。东部小屯一带归襄城郡管辖。东晋十六国时隶属频繁。东晋建武元年(丁丑,公元317年),属东晋,后归前赵;东晋兴宁三年(乙丑,公元365年)属前燕,隶河南郡;东晋太和四年(己巳,公元369年)属前秦,隶豫州河南郡;东晋太元二十年(乙未,公元395年)属后燕,隶豫州河南郡;东晋义熙五年(己酉,公元409年)属后秦,隶豫州河南郡;东晋义熙十三年(丁巳,公元417年)属东晋。东晋元熙二年(庚申,公元420年)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,政府为扩大自己的虚名滥设州县。汝州的建制随北朝的变迁而变动。北魏时汝州属司州归中央直辖,南朝齐隆昌元年(甲戌,公元494年)在今汝州城设南汝原县,南朝梁普通八年(丁未,公元527年)在今杨楼梁故城置汝北郡,后在今庙下东注人城置治城县,在霍城置石台县,在今小屯成安城置东汝原县,汝北郡从西到东共领石台、梁县、治城、南汝原、东汝原五个县。北魏永熙三年(甲寅,公元534年),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,汝州属东魏。同年改南汝原县为汝原县。东魏兴和元年(庚申,公元539年)恢复汝北郡,在承休国旧地置承休县,移郡治至承休县;东魏武定元年(癸亥,公元543年)改汝北郡为汝阴郡,废治城县入梁县。北周建德六年(丁酉,公元577年)改汝阴郡为和州。隋文帝开皇四年(甲辰,公元584年)置伊州,隋炀帝大业初改伊州为汝州,治梁县城。隋大业八年(壬申,公元612年),移承休县至汝原县,废汝原县。改汝州为襄城郡,治承休县城,领承休、梁、阳翟、东汝原、汝南、鲁城等八县。唐朝时期汝州建制多变:武德四年(唐辛巳,公元621年)改襄城郡为伊州,领承休、梁、郏三县;唐贞观元年(丁亥,公元627年)移梁县衙于承休县,撤承休县,把鲁山划为伊州;唐贞观八年(甲午,公元634年)改伊州为汝州,领梁、郏城、鲁山三县;唐证圣元年(乙未,公元695年)在今宝丰置武兴县(后改龙兴县);唐先天元年(壬子,公元712年)在今临汝镇置临汝县;唐开元二十六年(戊寅,公元738年)划许州襄城县来属,改汝州为临汝郡,属都畿道(东都洛阳),领叶、襄城、郏城、鲁山、龙兴、临汝七县。唐乾元元年(戊戌,公元758年)改临汝郡为汝州。唐时汝州为东都洛阳东南门户,设东都畿都防御使,驻有重兵防守。五代时期汝州先后归梁、唐、晋、汉、周五个朝代,建制随唐制,仍为军事要地。后周显德三年(丙辰,公元956年)改临汝县为临汝镇,入梁县,汝州领六县。宋朝时期汝州建制仍袭唐制,北宋崇宁四年(乙酉,公元1105年)划郏县归颖昌府。北宋政和五年(乙未,公元1115年)升汝州为陆海军节度,属京西北路,领梁县、襄城、叶县、龙兴、鲁山五县。公元1127年(丁未,公元1127年),汝州被金国占领。汝州属南京路,金中央直辖,领梁(含今汝阳)、郏城、鲁山、宝丰、叶县、襄城六县。金泰和七年(丁卯,公元1207年)划襄县属许州;金泰和八年(戊辰,公元1208年)划叶属裕州。元至元八年(辛未,公元1271年)忽必烈建立元朝,形成了军政合一的省一级地方建制。汝州属河南江北省南阳府管辖,领梁、郏县、鲁山三县,宝丰废县为镇,归梁县管辖。明洪武元年(戊申,公元1368年)朱元璋建立明朝,对元行省作了大的改革,改省为“承布宣政司”,只管民政,但人们习惯上仍叫行省,简为省,省下设郡(州)、县。汝州仍为南阳府管辖,将梁县省入汝州,领郏县、鲁山两县。明成化十一年(乙未,公元1475年)4月,在汝州东南设宝丰县,汝州领三县。明成化十二年(丙申,公元1476年)9月,时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,以汝州距南阳太远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为由,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杰联明奏请宪宗皇帝朱见深,将汝州从南阳分出由省直辖,汝州成为河南唯一一个由省直辖的直隶州,由县级州升格为府级。同年12月,在汝州西部今汝阳县城附近置伊阳县,划原嵩县、鲁山、汝州的部分地区为伊阳地,汝州领鲁宝郏伊四县。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设立四十一个按察分司,叫巡道,河南有二,分别叫河南道、河北道,河南道驻汝州。清朝沿袭明制,汝州直隶州的地位没有改变,领鲁山、宝丰、郏县、伊阳四县。民国元年(壬子,公元1912年)汝州隶河洛道,仍领四县。民国二年(癸丑,公元1913年)汝州实行省、专区、县三级管辖,改直隶汝州为临汝县,归许昌专区管辖。民国三十六年(丁亥,公元1947年)属豫西五专区。1949年仍归许昌专区,1951年将大小张庄和磨冢营村划归宝丰县管理辖。1954年10月改隶洛阳专区管辖。1986年,撤专区建制,实行市(地)管县,改隶平项山市。1988年8月改临汝县为汝州市,属省直辖,计划单列,由平项山市代管。
汝州堂:以望立堂。
一、降jiàng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、获鹿、辛集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晋城,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“黎阳有降水,以地为氏。”黎阳,即今河南浚县。(按: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:“不念xiáng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音xiáng,作为姓氏,无jiàng音。其注引《万姓统谱·江韵》:“降,才子厖降之后。”姑兼收。)
二、降xiáng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香河、山西之运城、云南之邱北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万姓统谱》云:“降,才子庞降这后。”庞降或作厖降。
三、降jiàng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。“明有降垣、降铭。”。(按:降,为“降”之俗体字,作为姓氏,当与降姓同源,或为降姓之分族。)疑其亦音xiáng。
四、降
降姓分布:山西汾阳、阳城、代县、太原、介休、文水、河南临汝、洛宁、四川荣县、中江、自贡、北京、台湾新竹等地均有此姓。
降姓起源:
1、相传为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庞降之后,以名为氏。
2、黎阳(故城在今河南浚县东)有降水,以水名为氏。
降姓名人:
降铭,明时固始人,洪武中任浙江永嘉知县。
变化:一作〔��〕。
汝州:商王朝时期为古霍国之地,周武王带大军打败商纣后,挥师包围霍都。霍侯开城投降,周武王封霍侯的儿子为新的霍侯。霍在整个西周相对平安,经济得以长足发展。周平王迁都洛阳后,汝州的战略地位显得十分重要,就将霍地封给自己的儿子姬唐,改霍为梁,迁霍后人至杨楼一带,建小霍城安置,为梁小邑。春秋时梁国西南曼氏国兴起,一度将梁和霍纳入自己的版图。曼氏国后被楚国所灭,汝州成为楚的北部边地。再后郑国打败楚国,把汝州地纳入郑国的版土。战国时期,梁城位于洛阳东南户的战略地位被军事家们所看重,梁地区成为诸侯争夺的中心地带,韩国灭郑国后,梁地归韩国管辖,改梁为南梁,以区别开封的大梁和山西的西梁。这时南梁附近出现了注人城(庙下东一带)阳人城(梁古城)郸狐聚(临汝镇一带)赫人聚(杨楼石台村一带)等几个大的城池。汝州为梁姓的起源地之一。秦王赢政二十六年(庚辰,公元前221年)秦始皇统一中国,实行郡县制管理。在汝州西部置梁县,归三川郡管辖,东部置郏县和阳城县,归颍川郡管辖。汉朝承袭秦制,汝州西部仍为梁县,汉高祖元年(乙未,公元前206年)将三川郡改为河南郡,梁县归属河南郡。西汉元鼎四年(戊辰,公元前113年)在尚庄乡榆庙村一带置承休国,安置周的后人姬嘉。西汉元鼎五年(己巳,公元前112年)在小屯一带置成安国。东汉时期改河南郡为河南尹,梁县属河南尹。三国时期仍为梁县,为魏国的司州河南尹管辖。东南部的小屯一带归豫州的颍川郡管理辖。西晋咸宁六年(庚子,公元280年)司马炎在洛阳称帝,历史进入西晋,将河南尹分为河南郡和荥阳郡,汝州仍为梁县,归河南郡管辖。东部小屯一带归襄城郡管辖。东晋十六国时隶属频繁。东晋建武元年(丁丑,公元317年),属东晋,后归前赵;东晋兴宁三年(乙丑,公元365年)属前燕,隶河南郡;东晋太和四年(己巳,公元369年)属前秦,隶豫州河南郡;东晋太元二十年(乙未,公元395年)属后燕,隶豫州河南郡;东晋义熙五年(己酉,公元409年)属后秦,隶豫州河南郡;东晋义熙十三年(丁巳,公元417年)属东晋。东晋元熙二年(庚申,公元420年)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,政府为扩大自己的虚名滥设州县。汝州的建制随北朝的变迁而变动。北魏时汝州属司州归中央直辖,南朝齐隆昌元年(甲戌,公元494年)在今汝州城设南汝原县,南朝梁普通八年(丁未,公元527年)在今杨楼梁故城置汝北郡,后在今庙下东注人城置治城县,在霍城置石台县,在今小屯成安城置东汝原县,汝北郡从西到东共领石台、梁县、治城、南汝原、东汝原五个县。北魏永熙三年(甲寅,公元534年),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,汝州属东魏。同年改南汝原县为汝原县。东魏兴和元年(庚申,公元539年)恢复汝北郡,在承休国旧地置承休县,移郡治至承休县;东魏武定元年(癸亥,公元543年)改汝北郡为汝阴郡,废治城县入梁县。北周建德六年(丁酉,公元577年)改汝阴郡为和州。隋文帝开皇四年(甲辰,公元584年)置伊州,隋炀帝大业初改伊州为汝州,治梁县城。隋大业八年(壬申,公元612年),移承休县至汝原县,废汝原县。改汝州为襄城郡,治承休县城,领承休、梁、阳翟、东汝原、汝南、鲁城等八县。唐朝时期汝州建制多变:武德四年(唐辛巳,公元621年)改襄城郡为伊州,领承休、梁、郏三县;唐贞观元年(丁亥,公元627年)移梁县衙于承休县,撤承休县,把鲁山划为伊州;唐贞观八年(甲午,公元634年)改伊州为汝州,领梁、郏城、鲁山三县;唐证圣元年(乙未,公元695年)在今宝丰置武兴县(后改龙兴县);唐先天元年(壬子,公元712年)在今临汝镇置临汝县;唐开元二十六年(戊寅,公元738年)划许州襄城县来属,改汝州为临汝郡,属都畿道(东都洛阳),领叶、襄城、郏城、鲁山、龙兴、临汝七县。唐乾元元年(戊戌,公元758年)改临汝郡为汝州。唐时汝州为东都洛阳东南门户,设东都畿都防御使,驻有重兵防守。五代时期汝州先后归梁、唐、晋、汉、周五个朝代,建制随唐制,仍为军事要地。后周显德三年(丙辰,公元956年)改临汝县为临汝镇,入梁县,汝州领六县。宋朝时期汝州建制仍袭唐制,北宋崇宁四年(乙酉,公元1105年)划郏县归颖昌府。北宋政和五年(乙未,公元1115年)升汝州为陆海军节度,属京西北路,领梁县、襄城、叶县、龙兴、鲁山五县。公元1127年(丁未,公元1127年),汝州被金国占领。汝州属南京路,金中央直辖,领梁(含今汝阳)、郏城、鲁山、宝丰、叶县、襄城六县。金泰和七年(丁卯,公元1207年)划襄县属许州;金泰和八年(戊辰,公元1208年)划叶属裕州。元至元八年(辛未,公元1271年)忽必烈建立元朝,形成了军政合一的省一级地方建制。汝州属河南江北省南阳府管辖,领梁、郏县、鲁山三县,宝丰废县为镇,归梁县管辖。明洪武元年(戊申,公元1368年)朱元璋建立明朝,对元行省作了大的改革,改省为“承布宣政司”,只管民政,但人们习惯上仍叫行省,简为省,省下设郡(州)、县。汝州仍为南阳府管辖,将梁县省入汝州,领郏县、鲁山两县。明成化十一年(乙未,公元1475年)4月,在汝州东南设宝丰县,汝州领三县。明成化十二年(丙申,公元1476年)9月,时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,以汝州距南阳太远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为由,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杰联明奏请宪宗皇帝朱见深,将汝州从南阳分出由省直辖,汝州成为河南唯一一个由省直辖的直隶州,由县级州升格为府级。同年12月,在汝州西部今汝阳县城附近置伊阳县,划原嵩县、鲁山、汝州的部分地区为伊阳地,汝州领鲁宝郏伊四县。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设立四十一个按察分司,叫巡道,河南有二,分别叫河南道、河北道,河南道驻汝州。清朝沿袭明制,汝州直隶州的地位没有改变,领鲁山、宝丰、郏县、伊阳四县。民国元年(壬子,公元1912年)汝州隶河洛道,仍领四县。民国二年(癸丑,公元1913年)汝州实行省、专区、县三级管辖,改直隶汝州为临汝县,归许昌专区管辖。民国三十六年(丁亥,公元1947年)属豫西五专区。1949年仍归许昌专区,1951年将大小张庄和磨冢营村划归宝丰县管理辖。1954年10月改隶洛阳专区管辖。1986年,撤专区建制,实行市(地)管县,改隶平项山市。1988年8月改临汝县为汝州市,属省直辖,计划单列,由平项山市代管。
汝州堂:以望立堂。
一、降jiàng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、获鹿、辛集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晋城,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“黎阳有降水,以地为氏。”黎阳,即今河南浚县。(按: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:“不念xiáng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音xiáng,作为姓氏,无jiàng音。其注引《万姓统谱·江韵》:“降,才子厖降之后。”姑兼收。)
二、降xiáng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香河、山西之运城、云南之邱北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万姓统谱》云:“降,才子庞降这后。”庞降或作厖降。
三、降jiàng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。“明有降垣、降铭。”。(按:降,为“降”之俗体字,作为姓氏,当与降姓同源,或为降姓之分族。)疑其亦音xiáng。
四、降
降姓分布:山西汾阳、阳城、代县、太原、介休、文水、河南临汝、洛宁、四川荣县、中江、自贡、北京、台湾新竹等地均有此姓。
降姓起源:
1、相传为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庞降之后,以名为氏。
2、黎阳(故城在今河南浚县东)有降水,以水名为氏。
降姓名人:
降铭,明时固始人,洪武中任浙江永嘉知县。
变化:一作〔��〕。
一、降jiàng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、获鹿、辛集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晋城,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“黎阳有降水,以地为氏。”黎阳,即今河南浚县。(按: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:“不念xiáng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音xiáng,作为姓氏,无jiàng音。其注引《万姓统谱·江韵》:“降,才子厖降之后。”姑兼收。)
二、降xiáng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香河、山西之运城、云南之邱北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万姓统谱》云:“降,才子庞降这后。”庞降或作厖降。
三、降jiàng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。“明有降垣、降铭。”。(按:降,为“降”之俗体字,作为姓氏,当与降姓同源,或为降姓之分族。)疑其亦音xiáng。
四、降
降姓分布:山西汾阳、阳城、代县、太原、介休、文水、河南临汝、洛宁、四川荣县、中江、自贡、北京、台湾新竹等地均有此姓。
降姓起源:
1、相传为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庞降之后,以名为氏。
2、黎阳(故城在今河南浚县东)有降水,以水名为氏。
降姓名人:
降铭,明时固始人,洪武中任浙江永嘉知县。
变化:一作〔��〕。
汝州:商王朝时期为古霍国之地,周武王带大军打败商纣后,挥师包围霍都。霍侯开城投降,周武王封霍侯的儿子为新的霍侯。霍在整个西周相对平安,经济得以长足发展。周平王迁都洛阳后,汝州的战略地位显得十分重要,就将霍地封给自己的儿子姬唐,改霍为梁,迁霍后人至杨楼一带,建小霍城安置,为梁小邑。春秋时梁国西南曼氏国兴起,一度将梁和霍纳入自己的版图。曼氏国后被楚国所灭,汝州成为楚的北部边地。再后郑国打败楚国,把汝州地纳入郑国的版土。战国时期,梁城位于洛阳东南户的战略地位被军事家们所看重,梁地区成为诸侯争夺的中心地带,韩国灭郑国后,梁地归韩国管辖,改梁为南梁,以区别开封的大梁和山西的西梁。这时南梁附近出现了注人城(庙下东一带)阳人城(梁古城)郸狐聚(临汝镇一带)赫人聚(杨楼石台村一带)等几个大的城池。汝州为梁姓的起源地之一。秦王赢政二十六年(庚辰,公元前221年)秦始皇统一中国,实行郡县制管理。在汝州西部置梁县,归三川郡管辖,东部置郏县和阳城县,归颍川郡管辖。汉朝承袭秦制,汝州西部仍为梁县,汉高祖元年(乙未,公元前206年)将三川郡改为河南郡,梁县归属河南郡。西汉元鼎四年(戊辰,公元前113年)在尚庄乡榆庙村一带置承休国,安置周的后人姬嘉。西汉元鼎五年(己巳,公元前112年)在小屯一带置成安国。东汉时期改河南郡为河南尹,梁县属河南尹。三国时期仍为梁县,为魏国的司州河南尹管辖。东南部的小屯一带归豫州的颍川郡管理辖。西晋咸宁六年(庚子,公元280年)司马炎在洛阳称帝,历史进入西晋,将河南尹分为河南郡和荥阳郡,汝州仍为梁县,归河南郡管辖。东部小屯一带归襄城郡管辖。东晋十六国时隶属频繁。东晋建武元年(丁丑,公元317年),属东晋,后归前赵;东晋兴宁三年(乙丑,公元365年)属前燕,隶河南郡;东晋太和四年(己巳,公元369年)属前秦,隶豫州河南郡;东晋太元二十年(乙未,公元395年)属后燕,隶豫州河南郡;东晋义熙五年(己酉,公元409年)属后秦,隶豫州河南郡;东晋义熙十三年(丁巳,公元417年)属东晋。东晋元熙二年(庚申,公元420年)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,政府为扩大自己的虚名滥设州县。汝州的建制随北朝的变迁而变动。北魏时汝州属司州归中央直辖,南朝齐隆昌元年(甲戌,公元494年)在今汝州城设南汝原县,南朝梁普通八年(丁未,公元527年)在今杨楼梁故城置汝北郡,后在今庙下东注人城置治城县,在霍城置石台县,在今小屯成安城置东汝原县,汝北郡从西到东共领石台、梁县、治城、南汝原、东汝原五个县。北魏永熙三年(甲寅,公元534年),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,汝州属东魏。同年改南汝原县为汝原县。东魏兴和元年(庚申,公元539年)恢复汝北郡,在承休国旧地置承休县,移郡治至承休县;东魏武定元年(癸亥,公元543年)改汝北郡为汝阴郡,废治城县入梁县。北周建德六年(丁酉,公元577年)改汝阴郡为和州。隋文帝开皇四年(甲辰,公元584年)置伊州,隋炀帝大业初改伊州为汝州,治梁县城。隋大业八年(壬申,公元612年),移承休县至汝原县,废汝原县。改汝州为襄城郡,治承休县城,领承休、梁、阳翟、东汝原、汝南、鲁城等八县。唐朝时期汝州建制多变:武德四年(唐辛巳,公元621年)改襄城郡为伊州,领承休、梁、郏三县;唐贞观元年(丁亥,公元627年)移梁县衙于承休县,撤承休县,把鲁山划为伊州;唐贞观八年(甲午,公元634年)改伊州为汝州,领梁、郏城、鲁山三县;唐证圣元年(乙未,公元695年)在今宝丰置武兴县(后改龙兴县);唐先天元年(壬子,公元712年)在今临汝镇置临汝县;唐开元二十六年(戊寅,公元738年)划许州襄城县来属,改汝州为临汝郡,属都畿道(东都洛阳),领叶、襄城、郏城、鲁山、龙兴、临汝七县。唐乾元元年(戊戌,公元758年)改临汝郡为汝州。唐时汝州为东都洛阳东南门户,设东都畿都防御使,驻有重兵防守。五代时期汝州先后归梁、唐、晋、汉、周五个朝代,建制随唐制,仍为军事要地。后周显德三年(丙辰,公元956年)改临汝县为临汝镇,入梁县,汝州领六县。宋朝时期汝州建制仍袭唐制,北宋崇宁四年(乙酉,公元1105年)划郏县归颖昌府。北宋政和五年(乙未,公元1115年)升汝州为陆海军节度,属京西北路,领梁县、襄城、叶县、龙兴、鲁山五县。公元1127年(丁未,公元1127年),汝州被金国占领。汝州属南京路,金中央直辖,领梁(含今汝阳)、郏城、鲁山、宝丰、叶县、襄城六县。金泰和七年(丁卯,公元1207年)划襄县属许州;金泰和八年(戊辰,公元1208年)划叶属裕州。元至元八年(辛未,公元1271年)忽必烈建立元朝,形成了军政合一的省一级地方建制。汝州属河南江北省南阳府管辖,领梁、郏县、鲁山三县,宝丰废县为镇,归梁县管辖。明洪武元年(戊申,公元1368年)朱元璋建立明朝,对元行省作了大的改革,改省为“承布宣政司”,只管民政,但人们习惯上仍叫行省,简为省,省下设郡(州)、县。汝州仍为南阳府管辖,将梁县省入汝州,领郏县、鲁山两县。明成化十一年(乙未,公元1475年)4月,在汝州东南设宝丰县,汝州领三县。明成化十二年(丙申,公元1476年)9月,时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,以汝州距南阳太远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为由,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杰联明奏请宪宗皇帝朱见深,将汝州从南阳分出由省直辖,汝州成为河南唯一一个由省直辖的直隶州,由县级州升格为府级。同年12月,在汝州西部今汝阳县城附近置伊阳县,划原嵩县、鲁山、汝州的部分地区为伊阳地,汝州领鲁宝郏伊四县。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设立四十一个按察分司,叫巡道,河南有二,分别叫河南道、河北道,河南道驻汝州。清朝沿袭明制,汝州直隶州的地位没有改变,领鲁山、宝丰、郏县、伊阳四县。民国元年(壬子,公元1912年)汝州隶河洛道,仍领四县。民国二年(癸丑,公元1913年)汝州实行省、专区、县三级管辖,改直隶汝州为临汝县,归许昌专区管辖。民国三十六年(丁亥,公元1947年)属豫西五专区。1949年仍归许昌专区,1951年将大小张庄和磨冢营村划归宝丰县管理辖。1954年10月改隶洛阳专区管辖。1986年,撤专区建制,实行市(地)管县,改隶平项山市。1988年8月改临汝县为汝州市,属省直辖,计划单列,由平项山市代管。
汝州堂:以望立堂。
一、降jiàng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、获鹿、辛集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晋城,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“黎阳有降水,以地为氏。”黎阳,即今河南浚县。(按: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:“不念xiáng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音xiáng,作为姓氏,无jiàng音。其注引《万姓统谱·江韵》:“降,才子厖降之后。”姑兼收。)
二、降xiáng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香河、山西之运城、云南之邱北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万姓统谱》云:“降,才子庞降这后。”庞降或作厖降。
三、降jiàng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。“明有降垣、降铭。”。(按:降,为“降”之俗体字,作为姓氏,当与降姓同源,或为降姓之分族。)疑其亦音xiáng。
四、降
降姓分布:山西汾阳、阳城、代县、太原、介休、文水、河南临汝、洛宁、四川荣县、中江、自贡、北京、台湾新竹等地均有此姓。
降姓起源:
1、相传为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庞降之后,以名为氏。
2、黎阳(故城在今河南浚县东)有降水,以水名为氏。
降姓名人:
降铭,明时固始人,洪武中任浙江永嘉知县。
变化:一作〔��〕。
其他姓氏
[ 降 ]的同部首字 - [ 阝 ]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