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座云古诗词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首页 > 百家姓

[ liǔ ]

读音:liǔ

拼音:liu

简繁:柳

五笔:SQTB

五行:木

部外:暂无

五笔:SQTB

笔画:9画

吉凶:吉

仓颉:DHHL

结构:左右

郑码:FRMY

四角:47920

区位:3388

统一码:67F3

异体字:栁,桺,橮,?,桞,?,柳

英汉互译:willow tree,pleasure

笔顺: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竖提、撇、横折钩、竖

笔顺演示

王由三横一竖构成,三横代表天、地、人,一竖贯通天、地、人,这就是天、地、人都要归“王”管的不二哲学。上古时期夏、商、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“王”。“王”作为姓氏即来源于“王”这个至尊之位;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。

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1362018年2014年
2013年1362007年2006年133
1995年1521987年1301982年142
明朝元朝宋朝80
北宋60

内容来源于:www.xingzuoyun.cc

起源

柳姓主要源自:姬姓、芈姓。

柳姓姓氏起源

柳(liǔ)姓源出有:

柳姓起源一

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鲁国大夫姬展禽之后,属于以居邑名为氏。据史籍《广韵》记载,春秋时期的鲁国有大夫展禽(公子展),食采于柳下(今河南濮阳柳下屯镇),其子孙后代遂以邑名为姓氏,称柳氏。又据史籍《元和姓纂》上的记载,周公旦的裔孙鲁孝公姬称有个儿子叫姬展,姬展的孙子叫姬无骇,他以父亲的名字为姓氏,称展氏。后传至展禽一代,称公子展,食采于柳下,其后裔子孙就以柳为氏,世称柳氏至今。著名的柳下惠,就是周公姬旦之后鲁孝公姬称的后裔,就是展禽,由于食采于柳下,就改以柳为氏。柳下惠是鲁国大夫,曾掌管刑狱。据说他曾夜宿郭门,“有女来同宿,恐其冻死,坐之于怀,至晓不为乱。”展禽逝世后,因有“坐怀不乱”之美德,故谥曰“惠”,史称“柳下惠”。在史籍《淮南子》中说,展禽在家门前种有很多柳树,由于他讲究惠德,因而被人称之为“柳下惠”。亚圣孟子赞之为“圣之和”。柳下惠的后人以其封邑为氏,称柳氏。

“柳下惠坐怀不乱”,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个著名典故。这位被柳氏族人奉为得姓始祖的柳下惠,勘称女色面前的“圣贤君子”。

柳姓起源二

源于芈姓,出自春秋时楚怀王孙子心之后,属于以都城名为氏。战国末期,楚怀王熊槐有孙子名熊心,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时,被西楚霸王项羽推为首领,也称楚怀王,号称“义帝”,建都于柳(今湖南常德)。在史籍《通志·氏族略六》中记载:“怀王孙心,都郴,其后遂为郴氏。”而在司马迁的《史记》中则明言:“怀王心无后”。虽然楚怀王根本就未能到达即定的新都城长沙,被项羽派九江王英布等追杀于郴县(今湖南郴州)。在史籍《史记集解》中引汉朝名家文颖的话说:“郴县有义帝冢,岁时常祠不绝。”文颖是汉朝末期的人物,果如其言,则对楚怀王的祀祭实际上完整地持续了两汉的全历程。但在汉朝史家巨摩司马迁的《史记》中,却没有为楚怀王熊心专门立传,这个“失误”使他在后世一直就颇受非议。清朝学者赵翼的评论最具代表性,他说:“《史记》不立楚怀王心传,殊为缺笔。陈涉已世家矣,项羽已本纪矣,心虽起牧羊,然汉高、项羽尝北而事之;汉高之入关,实奉其命。”由此看来,刘汉皇室对楚怀王的盖世奇功是相当尊崇的,这虽然不能回避刘氏对楚怀王“先入关中者王之”之谕的感激之怀在起诺大作用,但毕竟为历史保留了真正属实的一笔。

在楚怀王熊心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,有以先祖立都之城名为姓氏者,称柳氏、郴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柳姓起源三

源于鲜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在西魏宇文泰集团实行府兵制时采取的措施,当时将其新军将领,除在六镇仍保持复姓者不动外,其他人皆按功劳次序,将已改的汉字单姓恢复或改为鲜卑旧姓,如于姓仍改为勿忸于。其中还包括赐胡姓,如李虎、阎庆并被赐姓大野氏,李弼被赐姓徒何氏,周摇被赐姓车非氏,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,而以赐姓宇文者为最多,诸如王杰、祖孝芬、崔谦、郑孝穆、柳敏等——其中包括汉族高门大族,皆被赐之。当年,士兵多有以统帅之鲜卑姓作为己姓之例,如独孤楷本姓李,以从主将独孤信而得姓。

宇文泰集团恢复胡姓的目的,在于加强胡族贵族内部以及胡汉统治者之间的合作,而被改姓者则的确因之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,因此著名的南北朝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庾信曾在《出自蓟门行》中记载:“梅林能止渴,复姓可防兵。”说明复姓在社会上有特权地位。

柳姓起源四

源于蒙古族,出自元、明朝时期蒙古鄂柳特部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附载蒙古八旗姓》记载:蒙古族鄂柳特氏,亦称鄂尔果诺特氏:世居喀尔喀(今蒙古国)。后有满族、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Ergonote Hala。

在清朝中叶以后,蒙古族、满族、鄂温克族多冠汉姓为柳氏、刘氏等。

柳姓起源五

源于其他少数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今彝族、苗族、水族等少数民族中,均有柳氏族人分布,多为明、清时期,中央王朝在中南、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,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的汉姓,亦有汉族兵员驻守边疆时与各民族联姻后带入的汉姓。

柳姓起源六

源于改姓,属于因故改姓为氏。明末清初有著名民间评话艺术家曹永昌,公元1587~1670年,字葵宇,号敬亭;祖籍南通余西场,生于江苏泰州。曹永昌在十五岁时强悍不驯,屡屡犯法,得泰州府尹李三才为其开脱而流落在外。他先后逃亡于泰兴、如皋、盱眙。后因听艺人说书,也在市上依稗官小说开讲,居然能倾动市人。曹永昌后来渡江南下,变姓为柳,改名逢春,号敬亭。因其面多麻,人皆以柳麻子呼之。柳逢春在云间(今上海)得到莫后光的指点,书艺大进。之后到扬州、杭州说书。对于他的评书艺术水平,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写道:“敬亭既在军中久,其豪滑大侠、杀人亡命、流离遇合、破家失国之事,无不身亲见之。且五方土音,乡俗好尚,习见习闻。每发一声,使人闻之,或如刀剑铁骑,飒然净空;或如风号雨泣,乌悲暮骸。亡国之恨,檀板之声无绝,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。”在曹永昌的后裔子孙中,都称柳氏。

在明末清初,江南有著名的妓女杨隐,公元1618~1664年,字影怜,婚后号河东君;吴江人(今江苏苏州,一说浙江嘉兴)。杨隐自幼聪颖绝伦,入吴江盛泽镇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婢,受其熏染,“博览群籍,能诗文,间作白描花卉,秀雅绝伦。”后被卖入明朝故相周道登家,因年幼明慧,主人常抱膝上,教以诗词歌赋。十四岁时,杨隐离开周府,流落为妓,往来于吴越间,与高才名士交往,改名柳如是。柳如是婉媚俏丽,格调高绝,于是江左之地,“一时喧誉,独推章台”,遂成一代名妓。在明末,嫁与著名文学家钱廉益为妾,其善画,白描花卉,雅秀绝伦,山水石竹,淡墨淋漓。又博览群书,著有《戊寅草》、《柳如是诗》等,称为“秦淮八艳”之首。公元1664年,钱谦益在八十三岁那年病逝于杭州,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,她失去了依靠,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,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,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。

柳姓得姓始祖

柳下惠:周公旦之子伯禽之裔孙,西周初年,伯禽代父就封,为第一代鲁公,下传至春秋鲁孝公时,生有一子叫展,展之孙无骇以王父字为氏,始姓展。无骇生子展禽,名获,字禽或季,鲁国大夫,曾掌管刑狱,食邑于柳下。据说他夜宿郭门,有女子来同宿,恐其冻死,坐之

柳姓始祖—柳下惠

于怀,至晓不为乱。展禽死后,因其有坐怀不乱之美德,故谥曰“惠”,史称“柳下惠”。(《淮南子》说展禽门前种有很多棵柳树,由于他讲究惠德而被人称之为“柳下惠”)。孟子赞之为“圣之和”的圣贤君子,柳下惠的后人以其封邑为氏,称柳氏。“柳下惠坐怀不乱”,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个著名典故。这位被孟子赞誉为“圣之和”的圣贤君子,正是中国柳姓的始祖。

各支始祖

柳庆叟:字继宗,又字文政,据浏邑旧谱初授中书,任嘉定十三年庚辰岁,五月十一日午时生,元成宗大德四年徙居潭州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岁,十一月初一日午时卒,寿九十有一,葬长桥沙溪塘山。元配:陈氏,诰封宜人据浏邑旧谱宋嘉定十二年己卯岁六月十一日子时生,与公子偕子媳同徙泽州卒未详葬长桥沙溪塘山。

柳成翁:住江南杨州。元配:益氏,子四:洪;能;升;茂。

柳姓最早繁衍之地在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。公元前256年,鲁国被楚国所灭,柳姓有入居楚地者,至秦灭六国后,又有入居山西境者,后渐在河东(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)形成名门望族。此后相当长时期内,河东一直是柳姓的发展繁衍中心,柳姓的许多名人也大都出自河东。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载,秦末,柳下惠的裔孙柳安始居河东解(今山西运城解州镇),柳安之孙柳隗,西汉时任齐相,隗六世孙柳丰,任东汉光禄勋。丰之六世孙柳轨,任晋吏部尚书,其子柳景猷,为晋侍中。景猷之子纯任晋太常卿、平阳太守,景猷之孙恭任后魏河东郡守。另有刘宋时武威将军柳世隆,系河东分支,其有五子,均为南朝显官:长子柳悦,官中书郎,次子惔,官至尚书仆射,兄弟二人齐名,时有“柳氏二龙,可谓一日千里”之评语。三子恽,终官右将军,四子澄,官至蜀郡太守,五子忱,官光禄大夫,五人皆曾领州牧。此支柳姓,荣耀显赫之势,可见一斑。

唐代以前,柳姓已入居四川、广西、福建等地,唐代以后,柳姓称盛于南方,且分布极广。唐代高宗总章年间,河南固始人陈政、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,有河南柳姓军校随同前往。另有柳公权,京兆华原(今陕西耀县)人,一代书法家,封河东郡公,与其兄柳公绰(时任吏部尚书)、其侄柳仲郢并称“一门三杰”,柳姓一族,由此生辉。

宋元明清时期,柳姓名人多出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南方之地,北方柳姓多沉寂,由此,柳姓称盛于南方的状况不言而喻。明代柳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山东、河北、河南等地,清代居闽、粤之地的柳姓有入台、徙新加坡等地者。

今日柳姓尤以山东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等省居多。

河东郡

堂号:河东堂:以望立堂。

河东郡:古代河东郡有四:①指今整个山西省。②秦朝初期(庚辰,公元前221年)置郡,治所在安邑(今山西夏县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、临汾市、万荣县、永济市、闻喜县一带地区。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(今山西永济蒲州镇)。隋、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。隋朝时期又分蒲坂,置河东县为治所。在明朝被并河东县,划入蒲州。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,又设河东节度使,道治在蒲州,节度使治所在太原(今山西太原)。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,治所在并州(太原府,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,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。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、河东北路,南路的治所在平阳(今山西临汾),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。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。

一、liǔ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西之太原,山东之平邑,湖北监利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鲜族、满族、苗族、回族、土家族、布依族等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柳氏,鲁孝公之后。孝公生子展;展孙无骇生展禽,字季,为鲁士师,谥曰‘惠’,食采於柳下,故谓之‘柳下惠’。子孙以邑为氏。楚灭鲁,仕楚;秦并天下,柳氏迁於河东。”(按:《广韵》称:“……鲁为楚灭,柳氏入楚;楚为秦灭,乃迁晋之解县,秦置河东郡,故为河东解县人”)。当系出姬姓。春秋时卫有柳庄,献公臣;唐代有柳公权,华原人,书法家;又有柳宗元,散文家;宋代有柳永,崇安人,词人;元代有柳贯。

二、

柳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%。尤以山东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等省多此姓。四省柳姓约占全国汉族柳姓人口62%。

柳姓起源:

1、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孝公之裔展禽食采于柳(故城或在今河南濮阳东40里),号柳下惠,后以邑为氏。

2、其先楚怀王之孙心,号义帝,都柳,子孙因以为氏。

3、苗、水、彝、蒙古、满、土家、东乡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柳姓名人:

柳庄,春秋时卫太史。

郡望:河东。

历史名人

柳姓古代名人

柳公权唐朝,字诚悬,京兆华原人。著名书法家,擅长楷书,结体劲媚,法度谨严。世称“颜筋柳骨”。所书碑刻,传世者有《送梨帖跋》、《玄秘塔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神策军碑》。

柳宗元唐朝,字子厚,河东人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也称柳河东。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,与韩愈齐名,并称“,韩柳”,诗文皆工,尤擅长散文,峭拔矫健,寓意深刻。后人因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,故建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墓,以示纪念。传世有《柳河东集》,也称《唐柳先生集》。

柳敬亭明末(1587~1670?),名逢春,秦州人。著名的说书人。本姓曹,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,休于柳下,改姓柳。曾入左良玉幕府,良玉败,又游松江马提督军中,终不得志。善说书,使人驻足聆听,乐而忘倦。

柳庄春秋,卫国人。著名卫献公之大夫。

柳世隆南朝,蒲州解人。著名宋国大臣。好读书,善弹琴,通术数,著《黾经秘要》。

柳元景南北朝,字孝仁;河东解县人(今山东临猗)。著名宋国名将。

柳亨隋朝,字嘉礼。著名大臣。终检校岐州刺史,赠礼部尚书、幽州都督,谥曰恭。

柳彧隋朝,字幼文,柳卓七世孙,柳仲礼之子。著名大臣。

柳冲冲唐初,著名姓氏学鼻祖。唐太宗命诸儒撰《氏族志》,柳冲冲在此期间撰有《大唐姓系录》二百卷,并与柳芳合撰有《永泰谱》,指导柳璨撰有《韵略》等,从此开创了中国各姓氏研究和家谱创建之先河。

柳公绰唐朝,字宽;京兆华原人。著名大臣。

柳泽唐朝,蒲州解人(今山西运城解州镇)。著名政论家。哲学上,坚持老子“不见可欲,使心不乱”的观点;政治上,提出若干改革措施,极富进取精神。

柳奭唐朝,字子邵;蒲州解人(今山西运城解州镇)。著名大臣。唐高宗宰相,累迁中书舍人,拜兵部侍郎,再迁中书侍郎高宗永徽二年(651年)拜相,任中书侍郎,翌年改任中书令,兼修国史。永徽五年,晋升皇后的外孙女渐被疏远,柳奭请辞被免,左迁吏部尚书。皇后废,累贬爱州刺史。后以大逆罪被诛。

柳冕唐朝,字敬叔;蒲州河东人(今山西永济),著名大臣。官御史中丞、福建观察使等职,主张文章必须阐发“六经”之道,为韩愈文论之先驱。

柳永北宋(公元980~1053年),原名三变,字耆卿,又字景庄,排行第七,又叫柳七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称柳屯田;祖籍河东(今山西),后徙居福建崇安。著名词人。

柳开宋朝(公元947~1000年),原名肩愈,字绍先(一作绍元);后改名开,字仲涂,号东郊野夫、补亡先生;大名人(今河北大名),著名散文家。

柳贯元朝(公元1270~1342年),字道传,自号乌蜀山人;婺州浦江人(今浙江兰溪横溪镇横溪村七架屋祖宅)。著名元朝文学家。官至翰林待制。著有《柳待制文集》。

柳逢春明末清初(公元1587~1670待考),原名曹永昌,字葵宇,号敬亭;祖籍南通余西场,生于江苏泰州。著名民间评话艺术家。

柳如是明末(公元1618~1664年),女,本姓杨,初名隐,后名爱,字影怜,婚后称河东君;吴江人(今江苏苏州,一说浙江嘉兴)。著名清朝初期诗人、画家。曾为江南名妓,后嫁与文学家钱廉益为妾。其善画,白描花卉,雅秀绝伦,山水石竹,淡墨淋漓。又博览群书,著有《戊寅草》、《柳如是诗》等。

柳遇清朝,吴县人(今江苏苏州)。著名画家,工人物、树石。

柳土育清朝,江宁人(今江苏南京)。著名画家。其所绘山水遒逸苍茫,亦工书,善诗。

郡望

河东郡

堂号:河东堂:以望立堂。

河东郡:古代河东郡有四:①指今整个山西省。②秦朝初期(庚辰,公元前221年)置郡,治所在安邑(今山西夏县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、临汾市、万荣县、永济市、闻喜县一带地区。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(今山西永济蒲州镇)。隋、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。隋朝时期又分蒲坂,置河东县为治所。在明朝被并河东县,划入蒲州。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,又设河东节度使,道治在蒲州,节度使治所在太原(今山西太原)。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,治所在并州(太原府,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,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。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、河东北路,南路的治所在平阳(今山西临汾),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。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。

一、liǔ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西之太原,山东之平邑,湖北监利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鲜族、满族、苗族、回族、土家族、布依族等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柳氏,鲁孝公之后。孝公生子展;展孙无骇生展禽,字季,为鲁士师,谥曰‘惠’,食采於柳下,故谓之‘柳下惠’。子孙以邑为氏。楚灭鲁,仕楚;秦并天下,柳氏迁於河东。”(按:《广韵》称:“……鲁为楚灭,柳氏入楚;楚为秦灭,乃迁晋之解县,秦置河东郡,故为河东解县人”)。当系出姬姓。春秋时卫有柳庄,献公臣;唐代有柳公权,华原人,书法家;又有柳宗元,散文家;宋代有柳永,崇安人,词人;元代有柳贯。

二、

柳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%。尤以山东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等省多此姓。四省柳姓约占全国汉族柳姓人口62%。

柳姓起源:

1、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孝公之裔展禽食采于柳(故城或在今河南濮阳东40里),号柳下惠,后以邑为氏。

2、其先楚怀王之孙心,号义帝,都柳,子孙因以为氏。

3、苗、水、彝、蒙古、满、土家、东乡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柳姓名人:

柳庄,春秋时卫太史。

郡望:河东。

姓氏源流

一、liǔ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西之太原,山东之平邑,湖北监利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鲜族、满族、苗族、回族、土家族、布依族等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柳氏,鲁孝公之后。孝公生子展;展孙无骇生展禽,字季,为鲁士师,谥曰‘惠’,食采於柳下,故谓之‘柳下惠’。子孙以邑为氏。楚灭鲁,仕楚;秦并天下,柳氏迁於河东。”(按:《广韵》称:“……鲁为楚灭,柳氏入楚;楚为秦灭,乃迁晋之解县,秦置河东郡,故为河东解县人”)。当系出姬姓。春秋时卫有柳庄,献公臣;唐代有柳公权,华原人,书法家;又有柳宗元,散文家;宋代有柳永,崇安人,词人;元代有柳贯。

二、

柳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%。尤以山东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等省多此姓。四省柳姓约占全国汉族柳姓人口62%。

柳姓起源:

1、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孝公之裔展禽食采于柳(故城或在今河南濮阳东40里),号柳下惠,后以邑为氏。

2、其先楚怀王之孙心,号义帝,都柳,子孙因以为氏。

3、苗、水、彝、蒙古、满、土家、东乡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柳姓名人:

柳庄,春秋时卫太史。

郡望:河东。

堂号

河东郡

堂号:河东堂:以望立堂。

河东郡:古代河东郡有四:①指今整个山西省。②秦朝初期(庚辰,公元前221年)置郡,治所在安邑(今山西夏县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、临汾市、万荣县、永济市、闻喜县一带地区。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(今山西永济蒲州镇)。隋、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。隋朝时期又分蒲坂,置河东县为治所。在明朝被并河东县,划入蒲州。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,又设河东节度使,道治在蒲州,节度使治所在太原(今山西太原)。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,治所在并州(太原府,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,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。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、河东北路,南路的治所在平阳(今山西临汾),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。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。

一、liǔ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西之太原,山东之平邑,湖北监利,江西之金溪、崇仁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。汉族、鲜族、满族、苗族、回族、土家族、布依族等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柳氏,鲁孝公之后。孝公生子展;展孙无骇生展禽,字季,为鲁士师,谥曰‘惠’,食采於柳下,故谓之‘柳下惠’。子孙以邑为氏。楚灭鲁,仕楚;秦并天下,柳氏迁於河东。”(按:《广韵》称:“……鲁为楚灭,柳氏入楚;楚为秦灭,乃迁晋之解县,秦置河东郡,故为河东解县人”)。当系出姬姓。春秋时卫有柳庄,献公臣;唐代有柳公权,华原人,书法家;又有柳宗元,散文家;宋代有柳永,崇安人,词人;元代有柳贯。

二、

柳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%。尤以山东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等省多此姓。四省柳姓约占全国汉族柳姓人口62%。

柳姓起源:

1、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孝公之裔展禽食采于柳(故城或在今河南濮阳东40里),号柳下惠,后以邑为氏。

2、其先楚怀王之孙心,号义帝,都柳,子孙因以为氏。

3、苗、水、彝、蒙古、满、土家、东乡、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柳姓名人:

柳庄,春秋时卫太史。

郡望:河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