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qí ]
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144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176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151 |
1995年 | 185 | 1987年 | 145 | 1982年 | 228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105 |
内容来源于:www.xingzuoyun.cc
祁姓主要源自:姬姓。
祁姓为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05位。祁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五位的姓氏,人口约一百二十八万余,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江苏多此姓。
祁姓起源一
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晋国献侯四世孙奚的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据史籍《元和氏纂》和《辞源》记载,春秋时期晋献侯的第四世孙奚,时为晋国大夫,受赐食邑于祁(今山西祁县古镇),以邑为氏,称祁奚。祁奚,字黄羊,晋国大夫。史籍记载,周简王姬夷二年(晋厉公姬寿曼十年,公元前570年),“祁奚请老”,可知时年祁奚至少在五十岁以上。其生年最晚也在晋灵公姬夷皋初年(公元前 620年)。祁奚“历事晋景、厉、悼、平四世(公元前599~前532年)”。那么,既便从晋平公姬彪继位初年(公元前 557年)算起,其享年应在六十岁以上。如果以晋平公卒年计,则可能有八十余岁,可谓长寿。在祁奚的后裔子孙中,多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,称祁氏。晋国祁氏一族还有许多分支,如祁成氏、祈夜氏、祈射氏等,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祁氏,世代相传,史称祁氏正宗。
祁氏族人大多尊奉祁奚为得姓始祖。
祁姓起源二
源于姬姓,出自黄帝分封的原始姓氏,属于帝王赐姓为氏。据史籍《广韵》记载,黄帝共生有二十五子,他给其中的十四个儿子分封了十二个姓氏,其中就有祁氏,是最古早的姓氏之一。
这十二个姓氏是:姬、姞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荀、任、僖、嬽、依,为百姓之祖一。
祁姓起源三
源于伊祁氏,出自远古尧帝的后代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据史籍《姓氏考略》记载,帝尧伊祁氏,亦称伊耆氏。
上古时期“祁”与“耆”二字通义,因此在帝尧的后裔子孙中,很早即有祁氏、耆氏,后皆统一为祁氏,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。
祁姓起源四
源于陶唐氏,据史籍《路史》记载,少昊之后裔中有祁氏,属于以谥号为氏。祁,在两周时期为一种谥号称谓。在史籍《左传·庄六年》中记载:“邓祁侯。谥法,经典不易曰祁。”古人称死抱着经典之制不放的人和现象为“祁”。邓侯认为自己是楚文王的舅公,外甥焉有攻打舅舅之事?结果外甥还就真的把舅舅的国家灭了,堪称“祁”人也。因此,楚文王给邓侯上的谥号即为“祁”,史称邓祁侯,以警后世。
邓祁侯的后裔子孙和邓国故民,多有以先王之谥号为姓氏者,称祁氏,世代相传。
祁姓起源五
源于姬姓,出自周朝时期官吏祁父之后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祁父,是《周礼》军制中掌管军事典制之重臣,一说是管理兵甲的司马。在西周军制中,主政不主兵的军事统领,称祁父,这在《史记·谥法》中有明确注释:“治典不杀,曰祁。”后世的历朝历代,将犯了重罪后而不判处死刑的罪犯称作“祁人、祁案”,即源出于此。
在祁父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祁氏。
祁姓起源六
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祁子之后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在石祁子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,称祁氏、石氏,世代相传。
祁姓起源七
源于回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回族祁氏,据考来自唐初进入中国,后于唐天宝十四年(公元755年)任大将军的古都白丁。古都白丁一族初在新安郡(今安徽祁门及江西婺源等地),北宋时迁至扬州,在历史文献《扬州府志》中有记载。后有族人以居地祁门为汉化姓氏者,即称祁氏。
回族祁氏族人,主要分布在江苏省、河南省、湖北省地区。
祁姓起源八
源于蒙古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蒙古八旗姓》记载:
⑴.甘肃地区西宁(今青海西宁)的土司,以及碾伯(今青海乐都)的土司为蒙古族人,是元末明初归降明太祖朱元璋的蒙古驻军首领,被明太祖赐汉姓为祁氏,因西宁、碾伯,地处祁连山地区,属于取其驻地名称为氏。
⑵.据史籍《黑龙江志稿·氏族略》中记载,蒙古族都讷亨氏,亦称德赫氏,源出蒙古新巴尔虎毕喇尔部落,通古斯语为Duneheng,世居巴尔古(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部),后多冠汉姓为祁氏。
⑶.蒙古族道劳·道古森氏,源出蒙古“黄金家族”博尔济吉特氏,也就是孛尔只斤氏,是其氏族的一个分支,在明朝时期即已经冠汉姓为祁氏。
⑷.蒙古乞颜氏,源出蒙古最古老的部落乞颜部,在元、明时期皆已有冠汉姓为祁氏、齐氏、陈氏、秦氏等者。
祁姓起源九
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
⑴.满族奇德哩氏,满语为Cideri Hala,世居叶赫(今吉林梨树),后多冠汉姓为齐氏、祁氏。
⑵.满族奇塔喇氏,亦称奇特拉氏、祁他氏,满语为Citela Hala,世居瓦尔喀(今南自长白山、图门江以北,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,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,包括赫席赫、鄂漠和苏鲁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)、蜚优城(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)、乌苏里(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)、松花江沿岸等地,后多冠汉姓为祁氏、齐氏。有人考证与喜塔喇氏为同姓异写。
⑶.满族喜塔喇氏,亦称奇塔喇氏、喜特勒那氏,满语为Sitara Hala,汉义“指甲”或“插孔雀翎的管”,世居尼雅满山(今辽宁新宾)、蜚优城(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)、果勒敏珊延阿林盖吉(今长白山地区)、佛克顺(今辽宁新宾)等地,多冠汉姓为祁氏、赵氏、图氏、祝氏、文氏、齐氏、孙氏、希氏、奚氏、喜氏、线氏等。
祁姓起源十
源于土家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土家族祁嘎氏,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,改汉姓为祁氏。
祁姓起源十一
源于其他少数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今彝族、保安族、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,均有祁氏族人分布,其来源大多是在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,流改为汉姓祁氏,世代相传。
祁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群体,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一位,人口约一百零五万八千余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066%左右。
祁姓发源于祁地,当时的祁地,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。晋顷公十二年(前五一四年),祁奚之孙祁盈因罪被杀,食邑亦被没收,此后祁姓子孙散居晋地。三家分晋后,发源于祁地的祁姓在今山西、河北、河南等省散居开来。西汉时,见诸于史册之祁姓有杨王孙友祁侯它(一作祁侯),新丰(今陕西渭南西南)富人祁太伯。可见此际已有祁姓定居陕西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祁姓见诸史册依旧鲜少,但据《郡望百家姓》和《姓氏考略》所载,祁姓郡望有二:一为太原郡,一为扶风郡。表明此际至隋唐,祁姓家族曾长期繁衍于上述两地,并且人丁兴旺,声誉响亮,后期他地之祁姓亦多由此二处分衍而出。此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,民族大融合,北民大迁徙的时代。由于北方士族大批南迁,祁姓南迁也势在必行,如三国时吴有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祁庚,此际见诸史册者还有北魏河东(治今山西夏县)人祁纤。隋唐时期,祁姓在北方分布更广,今山东、甘肃都有祁姓人入居。两宋之际,尤其是南宋以后,南方之祁姓逐渐兴旺起来,今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地都有祁姓人定居,名载史册之南方籍人士也逐渐多了起来。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,导致今中原、华东、中南之地人口锐减。明初,山西祁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今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陕西等地。明中叶以后,祁姓在全国分布更广。清中叶以后,始有沿海之祁姓迁渡台湾,以及南洋诸国。如今,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江苏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祁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。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五位的姓氏,人口较多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。
祁地一说是黄帝分封得姓的14个儿子之一的封地,今山西境内。五胡乱华时开始从山西迁出,隋唐之前多分布在北方。南北宋时期,由山西、山东开始向江浙一带迁徙。但山西祖地、山东、甘肃等地仍有保留氏族。明清时期,江浙祁氏开始继续向南部迁移,今华南地区祁姓多是那时迁至。另清中及晚清,山东烟台、威海等东部半岛祁姓一部为生计开始闯关东。今东三省除祖上是满族、蒙古族,其他汉族祁氏均祖籍山东亦是印证。
从以上迁徙的时间和分布来看,祁氏迁徙是随着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潮同时出现的。一次是随魏晋南北朝开始迁移,一次是南宋后期的移民潮,一次是明末清初的时期,一次是清末开始的闯关东和下南洋。这样来看,祁姓氏族和中华民族其他姓氏一样,面对战乱、饥荒,多经历劫,而又繁衍不息。
另外祁姓也分布在北京地区。
太原府:亦称太原郡。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(公元前246年)置郡,治所在晋阳(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、霍山北部一带地区。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、交城市、平遥市、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。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,又另设晋阳,与太原同城。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。宋太宗太平兴国(公元976~984年)中年,改并州为太原府,移治阳曲(今山西太原)。以后宋朝、金国的河东路、河东北路,明、清两朝以来皆为府。民国时期为市,山西省会所在。
扶风郡:周朝时期置郡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、咸阳市一带地区。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(公元前104年)置右扶风,与京兆、左冯翊合为三辅,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、凤翔县一带。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,治所在隗里(今陕西兴平)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、干县以西,秦岭以北、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。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。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(今陕西泾阳),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(今陕西乾县)。隋、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。
太原堂:以望立堂。
扶风堂:以望立堂。
一、祁qí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、淄博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崇仁、峡江,云南之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彝、土、傣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1、黄帝十二子姓之一。王符《潜夫论》载:黄帝之子二十五人,班为十二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蒧、任、拘、釐、姞、嬛、衣氏也。”
2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尧姓伊祁,祁氏或出伊祁。”
3、郑樵注云:“周司马祁父之后。”此当以字为氏。
4、郑樵又注:“姬姓,晋献侯四世孙奚大夫,食邑于祁,遂以为氏。”此以邑为氏。望出太原、东陵。
5、土族之祁姓,来源有三:其一,由“祁嘎阿寅勒”所改,汉意为坐落在河边的村庄,居者以村名为姓。后或取“祁嘎阿寅勒”之首音谐以汉字“祁”而为单姓。其二,或为祁土司后裔,或随土司之姓而为姓。元甘肃行省理问所“诺延”(官人)祁贡哥星吉,于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归附明朝,授千户世袭,称西祁土司,其子孙后代以祁为姓;其三,元甘肃行省右丞朵尔吉失结于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率部归明,其孙祁震,以汉习取“祁”为姓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
6、为清代满族姓“奇德里”氏所改,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姓“祁”而为单姓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春秋时晋有祁午;三国时吴有祁庚,山阴人;金代有祁宰,江淮人,太医;明代有祁彪佳,御史;清代有祁韵士。
二、祁yī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并注此音。(按:《汉语大字典》未收此字,姑收录以备考。)
三、祁
祁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8%。尤以江苏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祁姓人口44%。
祁姓起源:
1、相传黄帝共有25子,得姓者14人为12姓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苟、僖、姞、儇、依是也。帝尧伊祁氏之后有祁氏。
3、少昊(即金天氏)之后,见《路史》。
4、周时司马祁父之后,以名为氏。
5、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,食邑于祁(故城在今山西祁县),遂以邑为氏。一说,春秋时晋大夫隰叔之后,与士氏同族。
6、清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奇德哩氏后改为祁氏。
7、清时甘肃西宁(即今青海西宁)土司、青海碾伯县(故治在今青海乐都)土司为祁姓,均为蒙古人。今蒙古族姓。
8、土族祁嘎氏,汉姓为祁。
9、土家、彝、满、保安、东乡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祁姓名人:
祁午,春秋时祁奚之子,晋军尉。
郡望:太原、扶风。
变化:亦作耆。
祁姓古代名人
祁午春秋,春秋时人,晋国大夫。祁奚之子。晋悼公四年,代其父为中军尉。晋平公时,曾率军至曲沃逐栾盈。
祁盈春秋,春秋时晋国人,祁午子,晋顷公时大夫。家臣祁胜、邬臧易妻淫乱,盈将二人收捕。祁胜通过贿赂荀跞向晋侯进言,诬陷祁盈,祁盈遂被晋侯所杀。
祁纤北魏,河东人,北魏时方士。相法高明,魏太武帝十分欣赏他,拜他为上大夫,不久被罢职。
祁序宋朝,江南人氏,宋代画家。工画花竹翎毛,兼长水牛及猫。
祁宰宋金,江淮间人,宋金间名医。北宋末,以医术补官。金兵攻破汴京后,被俘,进而入太医院。累迁中奉大夫、太医使。后因上疏反对攻宋,被杀。
祁顺明朝,广东省-东莞人,字致和,号巽川,明代大臣。天顺进士,授兵部主事,进郎中。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。有《石阡府志》、《巽川集》。
祁敕明朝,广东东莞人,明代官吏。正德进士,授刑部主事。后任刑部郎中,以善决疑狱著称,民呼之为祁佛爷。曾外放出任饶州知府。
祁鹤明朝,山西省安邑人,明代官吏。正德年间进士,累官至山东副使。嘉靖间镇压山西青羊山抗拒官府之民众,特受节钺。
祁伯裕明朝,河南省滑县人,明朝大臣、诗人。万历二十六年进士,历任工部主事、礼部郎中、陕西提学副使、按察使、布政使、甘肃巡抚、兵部侍郎、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、三边总制、太子太保、兵部尚书。著有《关中陵墓志》、《余清馆集》《南京都察院志》。
祁焕清朝,江苏省吴县人,清代画家,善画兰竹,晚年自成一家,颇有古穆之趣。喜好收藏古彝鼎图书,蓄古砚尤多。有《二十八砚斋集》。
祁顺之唐朝,岐州扶风人,唐代大臣。唐玄宗时累任左司员外郎。天宝五年,任刑部员外郎,受诏至北海斩杀太守李邕。六年,撰写《开梁公堰颂》。唐肃宗乾元二年,编撰《南叟训》。
祁韵士清朝,山西省寿阳人,清代官吏、地理学家。乾隆进士,累官至户部郎中。后受牵连入狱,并流放新疆伊犁。嘉庆十六年聘为兰州三山书院主讲。熟悉满文,热心研究西北山川疆域和各部族历史。有《蒙古回部王公表传》、《伊犁总统事略》、《藩部要略》等。
祁土贡清朝,山西省高平人,清代大臣。嘉庆元年进士,历任刑部郎中、浙江按察使、贵州布政使、广西巡抚、刑部尚书等职,死于广东巡抚任上。
祁隽藻清朝,山西省寿阳人,清代大臣。嘉庆进士。曾任兵部尚书、户部尚书、军机大臣。同治初任大学士兼礼部尚书。其提倡朴学,喜好词辞,擅长书法。有《马首农言》、《勤学斋笔记》等。其弟祁宿藻为道光年间进士,曾任湖南布政使和江宁布政使。其子祁世长亦进士及第,官至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。著有《翰林书法要诀》、《祁文瑞公年谱》。
祁兆熙清朝,江苏上海人,清代官吏。官至知府。在广东十七年,历办督署洋务等事,熟悉外国事务。同治年间护送中国首批留学士赴美。
祁奚春秋,晋国大夫。姬姓,祁氏,字黄羊。祁午之父。孔子夸曰:外举不避仇,内举不避子。
祁光宗明朝,大明府滑县人,明朝大臣、诗人。万历进士,历工部虔衡司主事、礼部郎中、陕西提学副使、按察使、右布政使、甘肃巡抚副都御史、三边总制、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官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。
太原府:亦称太原郡。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(公元前246年)置郡,治所在晋阳(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、霍山北部一带地区。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、交城市、平遥市、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。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,又另设晋阳,与太原同城。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。宋太宗太平兴国(公元976~984年)中年,改并州为太原府,移治阳曲(今山西太原)。以后宋朝、金国的河东路、河东北路,明、清两朝以来皆为府。民国时期为市,山西省会所在。
扶风郡:周朝时期置郡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、咸阳市一带地区。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(公元前104年)置右扶风,与京兆、左冯翊合为三辅,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、凤翔县一带。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,治所在隗里(今陕西兴平)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、干县以西,秦岭以北、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。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。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(今陕西泾阳),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(今陕西乾县)。隋、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。
太原堂:以望立堂。
扶风堂:以望立堂。
一、祁qí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、淄博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崇仁、峡江,云南之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彝、土、傣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1、黄帝十二子姓之一。王符《潜夫论》载:黄帝之子二十五人,班为十二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蒧、任、拘、釐、姞、嬛、衣氏也。”
2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尧姓伊祁,祁氏或出伊祁。”
3、郑樵注云:“周司马祁父之后。”此当以字为氏。
4、郑樵又注:“姬姓,晋献侯四世孙奚大夫,食邑于祁,遂以为氏。”此以邑为氏。望出太原、东陵。
5、土族之祁姓,来源有三:其一,由“祁嘎阿寅勒”所改,汉意为坐落在河边的村庄,居者以村名为姓。后或取“祁嘎阿寅勒”之首音谐以汉字“祁”而为单姓。其二,或为祁土司后裔,或随土司之姓而为姓。元甘肃行省理问所“诺延”(官人)祁贡哥星吉,于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归附明朝,授千户世袭,称西祁土司,其子孙后代以祁为姓;其三,元甘肃行省右丞朵尔吉失结于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率部归明,其孙祁震,以汉习取“祁”为姓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
6、为清代满族姓“奇德里”氏所改,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姓“祁”而为单姓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春秋时晋有祁午;三国时吴有祁庚,山阴人;金代有祁宰,江淮人,太医;明代有祁彪佳,御史;清代有祁韵士。
二、祁yī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并注此音。(按:《汉语大字典》未收此字,姑收录以备考。)
三、祁
祁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8%。尤以江苏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祁姓人口44%。
祁姓起源:
1、相传黄帝共有25子,得姓者14人为12姓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苟、僖、姞、儇、依是也。帝尧伊祁氏之后有祁氏。
3、少昊(即金天氏)之后,见《路史》。
4、周时司马祁父之后,以名为氏。
5、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,食邑于祁(故城在今山西祁县),遂以邑为氏。一说,春秋时晋大夫隰叔之后,与士氏同族。
6、清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奇德哩氏后改为祁氏。
7、清时甘肃西宁(即今青海西宁)土司、青海碾伯县(故治在今青海乐都)土司为祁姓,均为蒙古人。今蒙古族姓。
8、土族祁嘎氏,汉姓为祁。
9、土家、彝、满、保安、东乡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祁姓名人:
祁午,春秋时祁奚之子,晋军尉。
郡望:太原、扶风。
变化:亦作耆。
一、祁qí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、淄博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崇仁、峡江,云南之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彝、土、傣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1、黄帝十二子姓之一。王符《潜夫论》载:黄帝之子二十五人,班为十二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蒧、任、拘、釐、姞、嬛、衣氏也。”
2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尧姓伊祁,祁氏或出伊祁。”
3、郑樵注云:“周司马祁父之后。”此当以字为氏。
4、郑樵又注:“姬姓,晋献侯四世孙奚大夫,食邑于祁,遂以为氏。”此以邑为氏。望出太原、东陵。
5、土族之祁姓,来源有三:其一,由“祁嘎阿寅勒”所改,汉意为坐落在河边的村庄,居者以村名为姓。后或取“祁嘎阿寅勒”之首音谐以汉字“祁”而为单姓。其二,或为祁土司后裔,或随土司之姓而为姓。元甘肃行省理问所“诺延”(官人)祁贡哥星吉,于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归附明朝,授千户世袭,称西祁土司,其子孙后代以祁为姓;其三,元甘肃行省右丞朵尔吉失结于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率部归明,其孙祁震,以汉习取“祁”为姓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
6、为清代满族姓“奇德里”氏所改,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姓“祁”而为单姓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春秋时晋有祁午;三国时吴有祁庚,山阴人;金代有祁宰,江淮人,太医;明代有祁彪佳,御史;清代有祁韵士。
二、祁yī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并注此音。(按:《汉语大字典》未收此字,姑收录以备考。)
三、祁
祁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8%。尤以江苏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祁姓人口44%。
祁姓起源:
1、相传黄帝共有25子,得姓者14人为12姓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苟、僖、姞、儇、依是也。帝尧伊祁氏之后有祁氏。
3、少昊(即金天氏)之后,见《路史》。
4、周时司马祁父之后,以名为氏。
5、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,食邑于祁(故城在今山西祁县),遂以邑为氏。一说,春秋时晋大夫隰叔之后,与士氏同族。
6、清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奇德哩氏后改为祁氏。
7、清时甘肃西宁(即今青海西宁)土司、青海碾伯县(故治在今青海乐都)土司为祁姓,均为蒙古人。今蒙古族姓。
8、土族祁嘎氏,汉姓为祁。
9、土家、彝、满、保安、东乡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祁姓名人:
祁午,春秋时祁奚之子,晋军尉。
郡望:太原、扶风。
变化:亦作耆。
太原府:亦称太原郡。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(公元前246年)置郡,治所在晋阳(今山西太原),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、霍山北部一带地区。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、交城市、平遥市、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。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,又另设晋阳,与太原同城。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。宋太宗太平兴国(公元976~984年)中年,改并州为太原府,移治阳曲(今山西太原)。以后宋朝、金国的河东路、河东北路,明、清两朝以来皆为府。民国时期为市,山西省会所在。
扶风郡:周朝时期置郡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、咸阳市一带地区。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(公元前104年)置右扶风,与京兆、左冯翊合为三辅,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、凤翔县一带。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,治所在隗里(今陕西兴平)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、干县以西,秦岭以北、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。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。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(今陕西泾阳),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(今陕西乾县)。隋、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。
太原堂:以望立堂。
扶风堂:以望立堂。
一、祁qí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、淄博,山西之太原,江西之崇仁、峡江,云南之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彝、土、傣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1、黄帝十二子姓之一。王符《潜夫论》载:黄帝之子二十五人,班为十二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蒧、任、拘、釐、姞、嬛、衣氏也。”
2、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尧姓伊祁,祁氏或出伊祁。”
3、郑樵注云:“周司马祁父之后。”此当以字为氏。
4、郑樵又注:“姬姓,晋献侯四世孙奚大夫,食邑于祁,遂以为氏。”此以邑为氏。望出太原、东陵。
5、土族之祁姓,来源有三:其一,由“祁嘎阿寅勒”所改,汉意为坐落在河边的村庄,居者以村名为姓。后或取“祁嘎阿寅勒”之首音谐以汉字“祁”而为单姓。其二,或为祁土司后裔,或随土司之姓而为姓。元甘肃行省理问所“诺延”(官人)祁贡哥星吉,于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归附明朝,授千户世袭,称西祁土司,其子孙后代以祁为姓;其三,元甘肃行省右丞朵尔吉失结于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率部归明,其孙祁震,以汉习取“祁”为姓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
6、为清代满族姓“奇德里”氏所改,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姓“祁”而为单姓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春秋时晋有祁午;三国时吴有祁庚,山阴人;金代有祁宰,江淮人,太医;明代有祁彪佳,御史;清代有祁韵士。
二、祁yī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并注此音。(按:《汉语大字典》未收此字,姑收录以备考。)
三、祁
祁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8%。尤以江苏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祁姓人口44%。
祁姓起源:
1、相传黄帝共有25子,得姓者14人为12姓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苟、僖、姞、儇、依是也。帝尧伊祁氏之后有祁氏。
3、少昊(即金天氏)之后,见《路史》。
4、周时司马祁父之后,以名为氏。
5、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,食邑于祁(故城在今山西祁县),遂以邑为氏。一说,春秋时晋大夫隰叔之后,与士氏同族。
6、清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奇德哩氏后改为祁氏。
7、清时甘肃西宁(即今青海西宁)土司、青海碾伯县(故治在今青海乐都)土司为祁姓,均为蒙古人。今蒙古族姓。
8、土族祁嘎氏,汉姓为祁。
9、土家、彝、满、保安、东乡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祁姓名人:
祁午,春秋时祁奚之子,晋军尉。
郡望:太原、扶风。
变化:亦作耆。
其他姓氏
[ 祁 ]字的同音字 - [ qi ]
[ 祁 ]的同部首字 - [ 礻 ]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