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座云古诗词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首页 > 百家姓

[ zhāng ]

读音:zhāng

拼音:zhang

简繁:章

五笔:UJJ

五行:火

部外:暂无

五笔:UJJ

笔画:11画

吉凶:吉

仓颉:YTAJ

结构:上下

郑码:SUKE

四角:00406

区位:5334

统一码:7AE0

异体字:嫜,樟,漳,暲,遧,障,鱆,?

英汉互译:composition,chapter,section

笔顺: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

笔顺演示

王由三横一竖构成,三横代表天、地、人,一竖贯通天、地、人,这就是天、地、人都要归“王”管的不二哲学。上古时期夏、商、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“王”。“王”作为姓氏即来源于“王”这个至尊之位;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。

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1322018年2014年
2013年1222007年2006年114
1995年1021987年1181982年123
明朝56元朝91宋朝59
北宋40

内容来源于:www.xingzuoyun.cc

起源

章姓主要源自:姜姓、任姓、风姓。

章姓起源演变

有关章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,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:

1、源出姜姓说。

出自姜姓,据《姓氏辨证》、《通志·氏族略》、《元和姓纂》及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等所载,章姓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(现属章丘县),商朝时为鄣国;章姓的诞生地为豫章(今江西省南昌)。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赐封姜太公于齐地,建立齐国。鄣国被姜太公收为附庸国。后姜太公将齐国留封给嫡子,而将鄣国分封给庶子。到了姜虎时,被正式封于鄣国,鄣国被齐国灭亡。姜韅辗转数年,遂定居于武都,于鄣字去邑为章。

2、源出任姓说。

出自任姓,为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。据《元和姓纂》记载,任姓是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,黄帝最小儿子与禺阳分封在任地,因此得姓。令据史籍《左传》记载,任姓出自风姓,是太昊伏羲氏的后裔。黄帝二十五子,得姓十二,其一为任姓。在任姓之后,有谢氏、章氏、薛氏、舒氏、吕氏、终氏、泉氏、毕氏、过氏、祝氏这十个著姓,都是出自任姓直系分衍的姓氏,章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之一。

据《元史·孝友传》所载,章卿孙,本姓刘,幼为章姓养子,遂姓章。

源于满族,出自金、元、明时期女真诸部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金史》记载,金国时期,有古老的章罗海西女真章罗部,原居今黑龙江齐齐哈尔西南七十公里处一带地区,后其首领章罗·谒兰冬在宋宁宗赵扩嘉定九年(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至宁三年,公元1216年)为积石州刺史(古溪哥城,今青海贵德),遂率其部迁至青海地区。在其后裔子孙中,有取氏族部落名称汉化为姓氏者,称章氏,为女真民族较早即采用汉姓的氏族部落之一。另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

满族章佳氏,亦称张佳氏、张家氏、斋佳氏,以地为氏,满语为Janggiya Hala,世居长白山俄穆和都鲁(今吉林敦化)、费雅郎阿(今辽宁新宾)、马尔墩(今辽宁新宾上夹马尔敦村)、章佳(今辽宁新宾章京河流域)、宜汉阿拉()、辉发(今吉林柳河、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,桦甸、辉南一带)等地。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、张氏、尹氏、车氏、英氏、宁氏等。

满族章齐氏,满语为Jangci Hala,汉义“毡衣”,世居那木都鲁(今俄罗斯滨海地区)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。

满族彰锦氏,亦称张锦氏、张金氏、彰锦氏,满语为Janggin Hala,汉义“将军”,世居乌喇(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、拉发河流域、双阳)、费雅朗阿(今辽宁新宾)、穆溪(今辽宁新宾木奇镇)、长白山、沈阳等地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、张氏。

源于蒙古族,出自元、明时期蒙古诸部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蒙古八旗姓》记载:

蒙古族逊尼耀特氏,世居察哈尔(今河北张家口一带,包括河北、内蒙乌兰察布盟、锡林郭勒盟一部、山西部分地区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Siuniyaote Hala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。

蒙古族章图哩氏,世居土默特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Jangturi Hala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。

蒙古族章穆氏,世居科尔沁(今内蒙古阿荣旗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Jangmu Hala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。

蒙古族彰扎尔氏,世居科尔沁(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)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Jangjar Hala。后多冠汉姓为张。

蒙古族章佳氏,亦称张佳氏,世居扎鲁特(今内蒙古扎鲁特旗)、归化城和土默特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)。后有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。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、张氏、尹氏。

源于土家族,出自元、明时期湘西土家族姜加氏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土家族,在宋、元时期有姜加氏族部落,分有姜加孔氏、姜加阿寅勒氏两大支系,世居湘西地区。后有蒙古族人在元、明之际引为姓氏者。明朝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农历2月壬子,明太祖朱元璋下严诏禁用胡姓,土家族、蒙古族姜加孔氏、姜加阿寅勒氏族皆改为汉姓章氏。

1、改为章仇姓

雍王章邯为汉所并,子孙皆姓章仇。

2、改为卢姓

隋炀帝对章仇太翼说:卿姓章仇,四岳之胄,与卢同源。赐姓卢氏。

3、改为庄姓

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庄姓,先祖章姓。于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,为避朱元璋之讳,改章姓为庄姓。

公元前664年,鄣国被齐国灭亡,章姓始散居齐地,西汉初,有秦将章邯、章平兄弟,其后有豫章人章文,甘泉人章赣,匈奴单于近臣章渠,匈奴降汉者章尼,东汉时有扬州人章河,这些史实表明,秦汉之际,章姓已北入蒙古,西入陕西,南及苏、赣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姜太公的后裔,在豫章繁衍成为大族,由此形成了章姓豫章郡望,南北朝时期享誉青史的吴兴章姓即由此分衍而出。此期有资料表明,河间(今属河北省)之章姓亦发展迅速,后逐渐昌盛并形成了章姓河间郡望。隋唐之际,已有章姓人落籍梓州(治今四川省三台),而且今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等地均有了章姓人家。五代十国时,已有章姓人落籍福建,如章仔钧其先祖由福建泉州徙居浦城。两宋时,见诸史册之章姓更胜,可谓名家辈出。由于北方动荡,此际章姓迁徙以南方为主,如章父章俞由福建浦城徙江苏苏州,章岷由浦城徙居江苏镇江,章甫由鄱阳(今江西省鄱阳)徙居真州(今江苏省仪征),章琰由宁国太平徙润州(今江苏省镇江),章宪由建州浦城迁苏州。此际,由于章得象、章惇、章鉴入朝为相,更使得江南之章姓名噪一时。明初,山西章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湖南、湖北、陕西、河北、北京等地。明清之际,章姓分布更广,并有沿海之章姓迁居台湾,以及东南亚和欧美等地。1949年,蒋介石败居台湾,时江西、浙江、福建等地的章姓人随从者甚众。

章姓人口分布

如今,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湖北、浙江、江西等省多此姓,上述三省之章姓约占全国汉族章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。章姓在古代百家姓上排名第四十位,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八位的姓氏,人口较多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。

武都郡:周惠王十三年(丁巳,公元前664年),齐国伐鄣。农历7月,国君胡公祥陈亡,城池失落,鄣国被灭。韅因兄亡邑,不得已逃至梁州定居。鄣国和齐国都为齐太公的后裔,鄣国的后人本以国名“鄣”为氏,今国已不复存在,为不忘同宗相残之悲剧、牢记亡国之屈辱,因而去邑为章,自立章氏,谓章韅。梁州(今陕西汉中),春秋时期置武都郡,战国时期的楚国改置为梁州郡。

京兆:亦称京兆郡、京兆尹,实际上“京兆”不是一个郡,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,“尹”为其太守。西汉太初元年(丁丑,公元前104年)改右内史置京兆尹,为三辅之一,治所在长安(今陕西西安)。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(庚子,公元220年)改京兆尹为京兆郡,治所在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、西安市以东、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。曹魏黄初二年(辛丑,公元221年)封皇子礼为秦公,以京兆郡为秦国,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。魏明帝青龙三年(乙卯,公元235年)封皇子洵为秦王,改京兆国为秦国。齐王(曹芳)正始五年(甲子,公元244年)改为京兆郡,今西安,下属五县,除周至、户县外,均在辖区内。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,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。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、前秦和后秦、西魏、北周相继建都长安(后秦称常安),均在此设置京兆郡(或尹)。隋、唐两朝均都长安,另建新城。隋朝时期称大兴城。唐高宗永徽四年(癸丑,公元653年)改名长安城,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,以雍州为京兆府,置京兆尹。以上称京兆者,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。隋、唐两朝均设京兆尹(郡、府)或雍州,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、大兴(唐改为万年)等二十余县。唐朝以后,长安城不复为都,发展受到一定影响,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。金、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(路),此“京兆”与建都之地无关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、西安市以东、渭河以南、华阴以西一带地区。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,府尹为京兆尹,符合金朝以前“京兆”之意。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“京兆”之称。

豫章郡:亦称南昌府、南昌郡。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,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。楚、汉之际置豫章郡,治所在豫章(今江西南昌),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,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、南昌、清江、九江、历陵、彭泽、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,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。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。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,后期曾改为钟陵县,再后又改为南昌。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、清诸朝为南昌府治,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,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。

河间郡:亦称河间府。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,治所在瀛州(今河北河间),到西汉文帝二年(癸亥,公元前178年)又改为河间国。北魏时期改回置郡,治所在乐成县(今河北献县)。此后或为郡,或为国。隋朝开皇初年(辛丑,公元581年)废除,隋朝大业初年(乙丑,公元605年)及唐朝天宝、至德年间(公元742~758年)又改瀛州为河间郡,治所在河间县(今河北河间)。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、交河、阜城、武强一带。

全城郡:即今甘肃生中部地区,郡治即今兰州市。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,陇海、包兰、兰新、兰青等铁路交点。为甘肃省省会,全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交通中心。自古以来是中原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冲。兰州是我国的古老城市之一,汉朝时期为全城郡,隋朝时期改为兰州治,清朝时期为兰州府治,民国三十年(公元1941年)设市。

武都堂:以望立堂。

豫章堂:以望立堂。

京兆堂:以望立堂。

河间堂:以望立堂。

全城堂:以望立堂。

莱山堂:以望立堂。

复生堂:源出宋朝时期的章王容,他追思怀念其亡母,其挚情感动万物,连枯竹亦复苏,于是章氏遂有“复生”堂号。

一、zhāng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安徽之泾县,江西之金溪、峡江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、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鲜、侗、土、仡佬、纳西、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云:“即鄣国之后也。姜姓,齐太公支孙封於鄣,为纪附庸之国,今密州有古鄣城,为齐所灭,子孙去邑为章氏。”

2、或为刘姓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冒氏》:“元章卿孙,蜀人,本姓刘氏。自幼章提刑子之,遂冒姓章氏。”

3、或为满族姓章佳氏所改(按:章佳,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引作“彰锦”,改姓“张”)。

4、土族之章姓,则由“姜加·孔”、“姜加·阿寅勒”所改。土族语“姜加·孔”汉意为“姜加人”;“姜加·阿寅勒”汉意为姜加村。或以村名为姓,后或取“姜加× ×”之首音,谐以音近之汉字“章”(或“张”)而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秦代有章邯;宋代有章惇;清代有章大来;现代有章炳麟、章士钊、章乃器。

二、

章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2%。尤以湖北、浙江、江西等省多此姓,三省章姓约占全国汉族章姓人口64%。

章姓起源:

1、系自任姓。古章国(故城在今山东东平东之鄣城集)之后。

2、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太公支庶封国于鄣(在古章国之地),为纪国附庸,后为齐所灭,子孙去邑为章氏。

3、清满洲人姓。世居大凌河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章佳氏后改为章氏。

4、明、清时云南北胜州副同知章氏,系蒙古人。今蒙古族姓。

5、土家族姓。

章姓名人:

章子,战国时齐威王将。

郡望:豫章,河间。

历史名人

章姓古代名人

章邯秦末,名将,投降项羽后被封为雍王

章要兒南朝(506-570),陳武帝陳霸先皇后

章惇北宋(1035-1105),参知政事,新党重要人物

章学诚清代(1738-1801),史学家

章姓近代名人

章乃器实业家,七君子之一,著名“右派”

章太炎(1869-1936),後易名为炳麟,清末民初思想家,史學家,樸学大师,民族主義革命者。

章亞若蔣孝嚴、蔣孝慈生母

章士钊(1881-1973),民国教育家

章伯钧(1895-1969),民主人士,著名“右派”

章宗祥(1879-1962年),中華民國政治人物

郡望

武都郡:周惠王十三年(丁巳,公元前664年),齐国伐鄣。农历7月,国君胡公祥陈亡,城池失落,鄣国被灭。韅因兄亡邑,不得已逃至梁州定居。鄣国和齐国都为齐太公的后裔,鄣国的后人本以国名“鄣”为氏,今国已不复存在,为不忘同宗相残之悲剧、牢记亡国之屈辱,因而去邑为章,自立章氏,谓章韅。梁州(今陕西汉中),春秋时期置武都郡,战国时期的楚国改置为梁州郡。

京兆:亦称京兆郡、京兆尹,实际上“京兆”不是一个郡,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,“尹”为其太守。西汉太初元年(丁丑,公元前104年)改右内史置京兆尹,为三辅之一,治所在长安(今陕西西安)。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(庚子,公元220年)改京兆尹为京兆郡,治所在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、西安市以东、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。曹魏黄初二年(辛丑,公元221年)封皇子礼为秦公,以京兆郡为秦国,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。魏明帝青龙三年(乙卯,公元235年)封皇子洵为秦王,改京兆国为秦国。齐王(曹芳)正始五年(甲子,公元244年)改为京兆郡,今西安,下属五县,除周至、户县外,均在辖区内。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,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。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、前秦和后秦、西魏、北周相继建都长安(后秦称常安),均在此设置京兆郡(或尹)。隋、唐两朝均都长安,另建新城。隋朝时期称大兴城。唐高宗永徽四年(癸丑,公元653年)改名长安城,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,以雍州为京兆府,置京兆尹。以上称京兆者,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。隋、唐两朝均设京兆尹(郡、府)或雍州,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、大兴(唐改为万年)等二十余县。唐朝以后,长安城不复为都,发展受到一定影响,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。金、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(路),此“京兆”与建都之地无关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、西安市以东、渭河以南、华阴以西一带地区。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,府尹为京兆尹,符合金朝以前“京兆”之意。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“京兆”之称。

豫章郡:亦称南昌府、南昌郡。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,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。楚、汉之际置豫章郡,治所在豫章(今江西南昌),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,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、南昌、清江、九江、历陵、彭泽、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,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。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。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,后期曾改为钟陵县,再后又改为南昌。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、清诸朝为南昌府治,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,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。

河间郡:亦称河间府。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,治所在瀛州(今河北河间),到西汉文帝二年(癸亥,公元前178年)又改为河间国。北魏时期改回置郡,治所在乐成县(今河北献县)。此后或为郡,或为国。隋朝开皇初年(辛丑,公元581年)废除,隋朝大业初年(乙丑,公元605年)及唐朝天宝、至德年间(公元742~758年)又改瀛州为河间郡,治所在河间县(今河北河间)。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、交河、阜城、武强一带。

全城郡:即今甘肃生中部地区,郡治即今兰州市。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,陇海、包兰、兰新、兰青等铁路交点。为甘肃省省会,全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交通中心。自古以来是中原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冲。兰州是我国的古老城市之一,汉朝时期为全城郡,隋朝时期改为兰州治,清朝时期为兰州府治,民国三十年(公元1941年)设市。

武都堂:以望立堂。

豫章堂:以望立堂。

京兆堂:以望立堂。

河间堂:以望立堂。

全城堂:以望立堂。

莱山堂:以望立堂。

复生堂:源出宋朝时期的章王容,他追思怀念其亡母,其挚情感动万物,连枯竹亦复苏,于是章氏遂有“复生”堂号。

一、zhāng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安徽之泾县,江西之金溪、峡江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、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鲜、侗、土、仡佬、纳西、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云:“即鄣国之后也。姜姓,齐太公支孙封於鄣,为纪附庸之国,今密州有古鄣城,为齐所灭,子孙去邑为章氏。”

2、或为刘姓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冒氏》:“元章卿孙,蜀人,本姓刘氏。自幼章提刑子之,遂冒姓章氏。”

3、或为满族姓章佳氏所改(按:章佳,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引作“彰锦”,改姓“张”)。

4、土族之章姓,则由“姜加·孔”、“姜加·阿寅勒”所改。土族语“姜加·孔”汉意为“姜加人”;“姜加·阿寅勒”汉意为姜加村。或以村名为姓,后或取“姜加× ×”之首音,谐以音近之汉字“章”(或“张”)而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秦代有章邯;宋代有章惇;清代有章大来;现代有章炳麟、章士钊、章乃器。

二、

章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2%。尤以湖北、浙江、江西等省多此姓,三省章姓约占全国汉族章姓人口64%。

章姓起源:

1、系自任姓。古章国(故城在今山东东平东之鄣城集)之后。

2、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太公支庶封国于鄣(在古章国之地),为纪国附庸,后为齐所灭,子孙去邑为章氏。

3、清满洲人姓。世居大凌河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章佳氏后改为章氏。

4、明、清时云南北胜州副同知章氏,系蒙古人。今蒙古族姓。

5、土家族姓。

章姓名人:

章子,战国时齐威王将。

郡望:豫章,河间。

姓氏源流

一、zhāng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安徽之泾县,江西之金溪、峡江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、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鲜、侗、土、仡佬、纳西、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云:“即鄣国之后也。姜姓,齐太公支孙封於鄣,为纪附庸之国,今密州有古鄣城,为齐所灭,子孙去邑为章氏。”

2、或为刘姓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冒氏》:“元章卿孙,蜀人,本姓刘氏。自幼章提刑子之,遂冒姓章氏。”

3、或为满族姓章佳氏所改(按:章佳,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引作“彰锦”,改姓“张”)。

4、土族之章姓,则由“姜加·孔”、“姜加·阿寅勒”所改。土族语“姜加·孔”汉意为“姜加人”;“姜加·阿寅勒”汉意为姜加村。或以村名为姓,后或取“姜加× ×”之首音,谐以音近之汉字“章”(或“张”)而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秦代有章邯;宋代有章惇;清代有章大来;现代有章炳麟、章士钊、章乃器。

二、

章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2%。尤以湖北、浙江、江西等省多此姓,三省章姓约占全国汉族章姓人口64%。

章姓起源:

1、系自任姓。古章国(故城在今山东东平东之鄣城集)之后。

2、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太公支庶封国于鄣(在古章国之地),为纪国附庸,后为齐所灭,子孙去邑为章氏。

3、清满洲人姓。世居大凌河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章佳氏后改为章氏。

4、明、清时云南北胜州副同知章氏,系蒙古人。今蒙古族姓。

5、土家族姓。

章姓名人:

章子,战国时齐威王将。

郡望:豫章,河间。

堂号

武都郡:周惠王十三年(丁巳,公元前664年),齐国伐鄣。农历7月,国君胡公祥陈亡,城池失落,鄣国被灭。韅因兄亡邑,不得已逃至梁州定居。鄣国和齐国都为齐太公的后裔,鄣国的后人本以国名“鄣”为氏,今国已不复存在,为不忘同宗相残之悲剧、牢记亡国之屈辱,因而去邑为章,自立章氏,谓章韅。梁州(今陕西汉中),春秋时期置武都郡,战国时期的楚国改置为梁州郡。

京兆:亦称京兆郡、京兆尹,实际上“京兆”不是一个郡,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,“尹”为其太守。西汉太初元年(丁丑,公元前104年)改右内史置京兆尹,为三辅之一,治所在长安(今陕西西安)。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(庚子,公元220年)改京兆尹为京兆郡,治所在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、西安市以东、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。曹魏黄初二年(辛丑,公元221年)封皇子礼为秦公,以京兆郡为秦国,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。魏明帝青龙三年(乙卯,公元235年)封皇子洵为秦王,改京兆国为秦国。齐王(曹芳)正始五年(甲子,公元244年)改为京兆郡,今西安,下属五县,除周至、户县外,均在辖区内。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,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。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、前秦和后秦、西魏、北周相继建都长安(后秦称常安),均在此设置京兆郡(或尹)。隋、唐两朝均都长安,另建新城。隋朝时期称大兴城。唐高宗永徽四年(癸丑,公元653年)改名长安城,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,以雍州为京兆府,置京兆尹。以上称京兆者,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。隋、唐两朝均设京兆尹(郡、府)或雍州,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、大兴(唐改为万年)等二十余县。唐朝以后,长安城不复为都,发展受到一定影响,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。金、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(路),此“京兆”与建都之地无关,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、西安市以东、渭河以南、华阴以西一带地区。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,府尹为京兆尹,符合金朝以前“京兆”之意。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“京兆”之称。

豫章郡:亦称南昌府、南昌郡。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,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。楚、汉之际置豫章郡,治所在豫章(今江西南昌),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,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、南昌、清江、九江、历陵、彭泽、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,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。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。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,后期曾改为钟陵县,再后又改为南昌。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、清诸朝为南昌府治,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,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。

河间郡:亦称河间府。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时期,治所在瀛州(今河北河间),到西汉文帝二年(癸亥,公元前178年)又改为河间国。北魏时期改回置郡,治所在乐成县(今河北献县)。此后或为郡,或为国。隋朝开皇初年(辛丑,公元581年)废除,隋朝大业初年(乙丑,公元605年)及唐朝天宝、至德年间(公元742~758年)又改瀛州为河间郡,治所在河间县(今河北河间)。早期河间郡的统辖范围在今河北献县、交河、阜城、武强一带。

全城郡:即今甘肃生中部地区,郡治即今兰州市。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,陇海、包兰、兰新、兰青等铁路交点。为甘肃省省会,全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交通中心。自古以来是中原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冲。兰州是我国的古老城市之一,汉朝时期为全城郡,隋朝时期改为兰州治,清朝时期为兰州府治,民国三十年(公元1941年)设市。

武都堂:以望立堂。

豫章堂:以望立堂。

京兆堂:以望立堂。

河间堂:以望立堂。

全城堂:以望立堂。

莱山堂:以望立堂。

复生堂:源出宋朝时期的章王容,他追思怀念其亡母,其挚情感动万物,连枯竹亦复苏,于是章氏遂有“复生”堂号。

一、zhāng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安徽之泾县,江西之金溪、峡江,广西之田林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、泸水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鲜、侗、土、仡佬、纳西、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云:“即鄣国之后也。姜姓,齐太公支孙封於鄣,为纪附庸之国,今密州有古鄣城,为齐所灭,子孙去邑为章氏。”

2、或为刘姓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冒氏》:“元章卿孙,蜀人,本姓刘氏。自幼章提刑子之,遂冒姓章氏。”

3、或为满族姓章佳氏所改(按:章佳,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引作“彰锦”,改姓“张”)。

4、土族之章姓,则由“姜加·孔”、“姜加·阿寅勒”所改。土族语“姜加·孔”汉意为“姜加人”;“姜加·阿寅勒”汉意为姜加村。或以村名为姓,后或取“姜加× ×”之首音,谐以音近之汉字“章”(或“张”)而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族》。秦代有章邯;宋代有章惇;清代有章大来;现代有章炳麟、章士钊、章乃器。

二、

章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2%。尤以湖北、浙江、江西等省多此姓,三省章姓约占全国汉族章姓人口64%。

章姓起源:

1、系自任姓。古章国(故城在今山东东平东之鄣城集)之后。

2、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太公支庶封国于鄣(在古章国之地),为纪国附庸,后为齐所灭,子孙去邑为章氏。

3、清满洲人姓。世居大凌河。又,清满洲八旗姓章佳氏后改为章氏。

4、明、清时云南北胜州副同知章氏,系蒙古人。今蒙古族姓。

5、土家族姓。

章姓名人:

章子,战国时齐威王将。

郡望:豫章,河间。

[ 章 ]的同部首字 - [ 音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