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云遘屯邅,丕变竞兴学。
四方被声教,绣衣出差错。
坐图昧根据,廷谋脱羁缚。
东邻弦歌盛,望洋指先觉。
裹粮遣就之,翕合饱谘度。
虚往而实归,群公亦垂橐。
刘侯骞腾姿,影海耸片鹗。
爰整关中驾,过憩浔阳郭。
乡井有斯人,夙心契冥漠。
把袂奋谈舌,灯摇涕欲落。
邹鲁道经天,万冶护其跃。
刮磨发光精,九州岛可照爚。
沉沉龙养渊,浩浩鱼纵壑。
因时为污隆,阖辟在筦钥。
恢疏慎所持,族命顾有托。
飘鬓庐峰旁,积痗写一酌。
送刘幼云。近现代。陈三立。 皇云遘屯邅,丕变竞兴学。四方被声教,绣衣出差错。坐图昧根据,廷谋脱羁缚。东邻弦歌盛,望洋指先觉。裹粮遣就之,翕合饱谘度。虚往而实归,群公亦垂橐。刘侯骞腾姿,影海耸片鹗。爰整关中驾,过憩浔阳郭。乡井有斯人,夙心契冥漠。把袂奋谈舌,灯摇涕欲落。邹鲁道经天,万冶护其跃。刮磨发光精,九州岛可照爚。沉沉龙养渊,浩浩鱼纵壑。因时为污隆,阖辟在筦钥。恢疏慎所持,族命顾有托。飘鬓庐峰旁,积痗写一酌。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 ...
陈三立。 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秦楼月 关盼盼。清代。武铁峰。 春寂寂。落红飞满阑干碧。阑干碧。危楼空结。素心谁白。去年归燕今年识。独留清怨千秋惜。千秋惜,画成纤影,试临风说。
阴晦中忽见华山。金朝。冯璧。 吏部能开衡岳云,坡仙曾借海宫春。莲峰清晓忽自献,二公何人予何人。
点绛唇 其七 秋暮旅怀柬翼苍。清代。曹尔堪。 衰草重冈,雁灯吹灭诸陵火。谁家菊朵,开近扶风左。无限悲秋,难觅江淮舵。耽枯坐,闲门深锁,红叶堆中我。
访欧子建澹圃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李孙宸。 到来幽意惬,久坐野情长。有榭皆临水,无轩不极凉。菊荣抽早蕊,兰晚茁馀芳。便作吾庐得,高眠到上皇。